小米SU7出了一起高速碰撞后爆燃事故,车里三个年轻人不幸身亡。
事故发生前,SU7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速度是116km/h。
事发高速有一段在维修施工,用路障封闭了单向道路,引导车辆减速并借用逆向车道行驶。
也许是辅助驾驶不太能处理这种临时路况,没能根据标识提前减速,也没能驶入逆向车道,而是在撞击前约2秒提示前方存在障碍并开始减速。
随后1秒车辆进入人驾状态,驾驶员开始操控车子转向并刹车,再1秒后车子就以约97km/h的速度撞上了隔离带水泥桩。
目前信息就这么多,具体的情况还在调查中,后面应该会再出通告。
我今天和朋友聊到这个事儿,发现有不少人对辅助驾驶有点过于信任了,觉得可以放心交给车子自己开,还有朋友认为辅助驾驶出了事故,车企也会一起承担责任。
实际情况是,目前的辅助驾驶,无论是哪家公司的,都是L2级别,即需要驾驶员负责周边监控和随时接管车辆。在辅助驾驶中出了事故,责任将完全由驾驶员承担。
传统辅助驾驶是由工程师制定各种规则,根据各种传感器获取的信号,让车辆相应做出响应。
现在比较先进的辅助驾驶,则会使用端到端模型,利用神经网络学习。这里的模型就像AI模型一样,是个黑盒,它直接接受信号并输出结果,过程是怎么产生的我们并不太清楚。
端到端的好处是上限很高,可以不断学习,适应各种复杂路况,但同时也有缺点,一旦遇到模型处理不好的情况,就可能给出意想不到的操作,没准就犯出大错。
很多对智驾的宣传,都突出它能适应各种路况、能少接管,容易让用户产生智驾很安全的感觉。但驾驶是一个不能允许大错误发生的活动,哪怕安全行驶的里程很长、大错误出现的概率非常小,也依然无法承担万一它发生的后果,所以才需要人的监控和接管来兜底。
任何品牌的智驾,目前都只能辅助,大伙出行还是注意安全、平平安安。
我觉得这个和投资其实有点像,就是如果有一种小概率的事件,后果我们是无法承担的,那就要尽一切可能不允许它发生,这个就是风险管理要做的事情。操作之前,要多想想不如所料怎么办,而不能光想着顺境的可能。
其他信息:
1. 美国财政部长说,特朗普将于当地时间周三下午3点(北京时间周四凌晨3:00)宣布对等关税。传闻提案是对至少大部分输美商品征收约20%的关税。
2. 2025年4月1日估值:
股债利差估值分位10.1%,股票相对债券吸引力更高;
A股PE分位58.1%,PB分位15.3%,估值处于中等偏低区间;
A股距离近15年的最低估值,大约还需跌28.8%,距近15年的中位估值位置,还需涨7.4%。
↓ 久聪基金投顾组合,轻松实现资产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