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泡沫,没了!

楼市经过深度调整、房价连跌之后,到目前为止,房价泡沫已被挤完了。

衡量房价泡沫的指标有好几个,其中房价收入比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来看一下,老杨监测的全国主要城市的最新房价收入比。

这里的房价是综合新房和二手房之后的市场化商品房价格,收入则来自统计局公布的每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面积按照 100 平米来计算。

通过这三个指标,就能得出房价收入比。

先看一下50个重点城市,房价总体走势。

2010年不足1万元每平米,2021年涨至21602元,2022年以来连跌三年。

这也是98年房改之后,进入本世纪以来,首次出现房价连跌三年!



50城房价收入比降至多年来最低

首先,我们看看全国 50 个城市的总体情况。

数据图表从 2010 年开始统计,2010 年房价收入比是 14 倍。

之后几年,随着全国楼市降温,房价收入比持续下滑,到 2015 年降到 10 倍。

2016 年全国楼市又开始升温,房价大幅上涨,到 2018 年房价收入比达到 13 倍。

2022 - 2024 这三年,房价大跌,而居民收入小幅增长,2024 年房价收入比回到 10 倍,与 2015 年持平。

从图表可以看出,房价大跌三年后,目前房价收入比已经回到合理区间,甚至低于合理值。



房价贵不贵,是个相对概念

对于很多收入少、没有积蓄的人来说,2020 年前后,想买的房子单价 1 万,当时觉得太贵了;现在房价跌到 6000 甚至 5000,还是买不起。

对这类人而言,房价 1 万和 5000 没有本质区别,因为都超出了他们的购买能力。

但对部分人来说,房价跌三成和没跌差异就比较大。房价不跌时他们买不起,房价跌了三成,努力一下或许就买得起了。

所以,我们讨论房价贵还是便宜,不能一概而论,不同人群、家庭和收入情况,结果完全不同。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 2024 年度全国 50 个主要城市房价收入比排名前五和后五的城市。

排名前五的城市是:

深圳 28 倍、北京 24 倍、上海 22 倍、厦门 16 倍,杭州和广州均为 15 倍。

排名后五的城市是:

岳阳 5 倍、蚌埠 5.2 倍、贵阳 5.3 倍、呼和浩特 5.4 倍、长沙 5.4 倍。

很明显,高能级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较高,低等级城市或较弱城市的房价收入比较低。

各位需要知道一个有点违背常识的点:不能简单地拿高等级城市和低等级城市进行对比。

比如在北上广深这些高等级城市,部分年轻人买房的首付可能来自在外地的父母,而这些父母的收入并没有被计算在一线城市官方统计的收入范畴内。

有些朋友可能会疑惑:深圳房价收入比 28 倍,岳阳才 5 倍,难道深圳的房价泡沫比岳阳还小吗?

其实,我无法直接下结论,因为房价和房价收入比都是相对概念。

那么,该如何分析研究房价收入比呢?

我建议针对具体城市,把该城市过去多年每年的房价收入比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深圳房价收入比28倍全国最高

以深圳为例,2010 年深圳的房价收入比只有 22 倍,2012 年最低跌到 17 倍。2015 年开始房价大涨,房价收入比也跟着上涨。

2020 年,深圳房价收入比达到最高峰 40 倍,当时在全国最高。据相关机构数据,这一数值比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等城市还要高很多。

2021 年开始,深圳的房价收入比连续四年下滑,2024 年降到 28 倍。



这个数值是高是低?有没有泡沫呢?

28 倍高于 2015 年及之前的很多年,但低于 2016 - 2023 年的数值。

从相对意义和动态平衡来看,我认为目前深圳 28 倍的房价收入比处于相对合理的区间。

也可以说目前深圳房价泡沫已经挤完,房价趋于合理,再大幅下跌比较困难。

通过本文,老杨不仅给大家分享了一些数据,还告诉大家如何正确看待房价收入比这一重要指标。

希望大家能从中得到启发,恳请老铁们点个赞,顺手转发一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