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正锚定杭州,打造长三角人才新高地。

30日,海内外千余名企业家云集的苏商大会,明确推出“百万人才新增计划”。

此后,“苏州春季招聘大会”就借着这波东风,迅速拉开架势,吸引超2.5万人现场求职。

无缝衔接的速度,不但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企业代表点赞,也给求职者提供了最大化的求职机会,将“趁热打铁”四个字展现的淋漓尽致。

这也是近年来苏州面向青年人才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一次招聘会。线上线下共推出超10万个岗位,博士岗位968个,硕士岗位1390个,本科岗位7477个,大专岗位6394个。

而参与到这场春招大战的,就有上市公司46家,专精特新企业57家;国企92家,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34家,外资及港澳台企114家,民企382家。

现场除了求职招聘,还有宠年轻人的投简历免费游园林、喝苏式咖啡,体验国潮文创、非遗手作、电竞互动等节目。



从上午十点到下午四点,入场人数达到2.5万,收到简历7.3万份,求职者来自全国各地,有的甚至连坐12小时火车。

春招场面人声鼎沸,也恰恰说明招聘会举办的非常必要。作为用工大市,这一步就体现苏州将稳就业摆在首位,用实际行动回应和解决这一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另一方面,新一轮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科技创新上,最典型的就是杭州“六小龙”的崛起,让其他城市不禁自问为什么六小龙没出现在自家。

核心还是“人”,需要持续升级对“人”的投资,全方位建立人才友好型城市,才能培育更多的创新型企业,打造一流的城市。

也因此,苏州为了让求职者来面试乃至留下来,直接砸出真金白银。

来面试的,全日制迎接本科以上毕业生,最高给2000元一次性交通补贴;来苏就业青年人才提供单次3天2晚、累计最长14天的免费住宿,同时一并发放城市交通、旅游、文化等体验券;

对新引进的全日制应届博、硕和本科生分别给予每月不低于1500元、1000元、800元的租房补贴,一般补2年;3年内买房的,还给一定购房补贴;用公积金买房的,贷款额度可放宽至1.5倍;

如果你是人工智能等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那恭喜你,按学历可分别给予10万元、3万元、1万元的一次性生活补贴。

除了吸引人才上门,苏州还直接带着用人单位上门招人,门口有“六小龙”看着的浙江大学,苏州照“抢”不误。

为吸引人才,苏州显然是花了大心思的。

城市要发展,就必须要同步匹配企业和人才,企业与人才本就是互相成就,两方面都要抓,缺一不可。

对于企业,苏州在苏商大会上发布“优化营商环境方案”,从多方面解决企业急难关切问题,致力于打造“最舒心”营商环境。

资金上,苏州推动中小微企业最需要的无还本续贷、无抵押信用贷、首贷、重点领域普惠信贷、转贷等服务,新增普惠贷款不会少于1000亿。

成本上,整合用水、用电、用地等方面的成本,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降低用电用水成本。

服务上,通过企业服务中心和苏商通数字化平台,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和缩短沟通成本,等等。

苏州的策略很清晰,让企业、企业团队及领军人愿意留下来,发展壮大,才能吸引来百鸟朝凤。

对于人才,苏州发布“加快集聚青年人才若干举措”,推出“三百工程”。

百万人才新增计划,是指计划在三年内新增百万人才,通过高端人才领航、产业人才支撑、青年人才集聚、人才生态创优等四项具体行动,引进和培育各类人才。

为此苏州开出的条件很优厚,引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顶尖人才(团队),提供3千万至1亿元的项目资助和300万到1000万的房补。

引进领军人才,提供最高3千万元项目资助和最高200万元房补;遴选培育卓越企业家、工程师和工匠,也提供相应支持和补贴;引育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提供6万到30万元的薪酬补贴,等等。

百校千企联盟,苏州搭建覆盖海内外100余所高校育苏州1000余家企业的协同创新平台,推动高校与企业合作,促进成果转化与创新。

百亿人才基金,重点投资领军人才、赛事选手、初创企业、硬科技之类,为培育企业给出充足“子弹”。

苏州开出这些条件,就算是隔壁杭州的“六小龙”看了都得心动不已吧?

心动不如行动,苏州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苏州很清楚,科技创新实力已成为城市新一轮竞速的关键指标和制胜未来的核心动能。创造创新的活力来自于“人”,“三百工程”就是它拥抱全球英才的信号。

就好比这次苏州春招优选的622家参展单位,从行业来看,产业链企业最多,达到440家,其中高端装备131家,信息技术78家,新材料70家,生物医药及大健康35家,新能源24家,软件与信息服务23家,高端纺织22家,新能源汽车21家,数字产业19家,轻工业17家。

反映出苏州的行业、企业丰富,吸引力强,面对当前就业需求旺盛,急需将用人单位的需求与就业需求精准匹配起来。

作为就业大市、产业大市,江苏省的经济“领头雁”,苏州打造“最舒心”的营商环境、高水平创新型及人才友好型城市,它在做的,是用心搭建“产才充分融合”的对话空间。

无论是企业、企业家、来自国内外的人才及热衷潮流的年轻人,都是其锁定的“目标”。

在“人”上面深度布局,也正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保证。

2025苏商大会和春招的盛大举办,预示着苏州已启动了新一轮发条。

未来的城市之争,必然是人才之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