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1日讯(记者 黄路)中星6C卫星保险理赔款到账增厚公司利润,中国卫通(6001698.SH)去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三成,公司已建成我国首张高轨卫星互联网。
今晚,中国卫通公布2024年度年报,公司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41亿元,同比减少2.85%;实现净利润4.54亿元,同比增长30.31%。公司方面表示,净利润上升主要因去年确认卫星保险理赔收入。公司扣非后净利润同比减少13.94%。
结合公司此前公告,公司运营管理的中星6C卫星主要用于广电专用卫星在轨安全备份,该星因卫星推力器出现故障,导致推进剂消耗增加,预计卫星剩余寿命减少。由于航天产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公司对于卫星发射及在轨运行均已购买商业保险,以防范和保障因故障或异常等情况造成的损失和风险。
按照中国卫通与中星6C卫星保险承保商已签署的《责任解除协议》,公司可从保险承保商获得中星6C卫星的保险理赔款总额约为3221.7万美元。截至2024年9月24日,中星6C卫星的保险赔付款已全部到账。
截至2024年底,中国卫通运营管理17颗商用通信广播卫星,建成了我国首张完整覆盖国土全境及“一带一路”重点区域的高轨Ka高通量卫星互联网,“海星通”全球网服务覆盖全球超过95%的海上航线。
年报透露,公司统筹星频站网建设。稳步推进中星10R、中星9C项目建设,中星10R卫星已于2025年2月22日成功发射。完成中星27号卫星立项,正式转入研制阶段。将中星19号、中星6E卫星纳入海洋全球网,完成国土全境及东南亚地区航空网络建设。
据中国卫通官网介绍,中星10R卫星主要为中国及西亚、南亚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用户提供通信服务。卫星在轨测试后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中国卫通运营管理。中国卫通在今年经营计划中表示,公司将以系统重构和能力重塑为牵引,有序推进后续卫星建设,完成卫星发射及新卫星研制工作。
全球卫星通信产业在2024-2025年持续保持迅猛发展态势,以星链(Starlink)为代表的低轨星座加速部署,截至2024年底星链已发射超过7000颗卫星。我国自主可控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持续建设中,“GW星座”、“千帆星座”已发射多颗卫星。
2025年1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印发《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的通知,明确提到布局“天地一体”的卫星互联网,中国卫通在公告中透露,我国卫星互联网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电信运营商、航天企业、设备商、终端商等产业上下游企业加深合作,向天地一体融合应用共同发力。我国6G也将从技术研究迈向标准研究的实质阶段,这将进一步提升卫星通信的性能和应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