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网络视听聚焦新时代文化使命,以“创美江苏”行动计划为统领,繁荣网络视听精品文艺,优化网络视听文化产品供给,全省网络剧片创作实现了量质双突破,正在以网络视听文化赋能“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强化规划引领 突出重点项目管理
2024年初,江苏省广播电视局制定实施《“创美江苏”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5)》,谋划未来两年网络视听行业发展目标和工程任务,明确在精品创作上推出一批体现“三精”要求的网络视听精品。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重大题材,建立网络剧片重点项目库,组织线上线下项目调度会,提供政策指导、审核协调、资源对接等全流程跟踪服务,形成“规划一批、培育一批、创作一批、上线一批”的滚动发展态势。
目前,在2024年江苏省网络视听重点项目库23个重点项目中,《黑白诀》等9个项目已完成播出,《棋士》等6个项目已经取得发行许可证,《赴山海》等3个项目基本完成制作,《危险关系》等5个项目顺利推进中。
优化服务机制 赋能内容创新创造
2024年江苏局推出“苏服拍”服务体系,汇聚政策和服务资源,为网络视听内容生产从剧本孵化到创作拍摄、内容审核、宣发上线等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组织重点网络视听机构参加专题培训,召开精品创作座谈会与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等,开展深度研讨,有效深化思想认识、凝聚行业共识、明确发展方向。会同省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等单位,完善网络视听文艺精品生产扶持政策,指导鼓励南京、无锡、苏州、南通等多地出台扶持政策,助力网络视听文艺精品创作繁荣发展。
搭建合作平台 助力行业创新融合
搭建微短剧与文旅双向赋能平台,联合省文旅厅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主题创作征集活动,努力打造“一市一剧一品”品牌,推动微短剧赋能文旅产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江苏微短剧质量提升显著。
《司法所里的故事》《龙行龘龘》等16部作品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占比近10%,居全国第三位。举办两场网络剧片创投对接活动助力好项目找到好投资,好作品找到好平台,多部作品获得决策人的青睐,当场签订6份项目合作意向。搭建网络文学IP影视转换平台,联合省作协组织3场网络文学IP发布、洽谈对接活动,推动优秀网络文学视听化改编,从剧本源头把好作品质量关。
指导基地发展 激发产业集聚动能
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积极鼓励引导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基地、“秦淮有戏”微短剧基地、无锡太湖影视小镇、周庄数字梦工厂影视基地、长三角(盐城)数字视听产业基地等加快产业集聚、完善产业生态、拓展新业态、提升项目吸引力和承载力。
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基地引进炫佳科技、百川短剧等头部企业,设立南京艺术学院数字视听创新成果转化中心,产学研效应正在蝶变。无锡太湖影视小镇联合中国作家协会、江苏省作家协会实施“网络文学IP微短剧创作扶持计划”,与喜马拉雅推进“喜莱坞计划”打造“网文IP影视化全产业链”,构建涵盖创作、制作、交易数字内容生态圈。周庄数字梦工厂影视基地实现从硬件设施到软件科技,从视听内容到文旅资源的迭代升级,不断释放吸“影”力。
发挥协会作用 延伸产业服务效能
江苏网络视听协会是率先面向数字视听产业链成立的社团组织。2024年,协会调研先行,摸清会员单位发展诉求,积极探索“协会+产业基地+投资基金+审核服务中台”数字视听产业创新模式,探索网络剧片内容审核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指导南京、无锡、苏州等地试点建设微短剧AI审核服务平台;会同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和江苏省作协联合开展全国网络剧片青年编剧实训营;指导网络视听产业集聚区运用金融要素推进基地发展,如扬子江数字视听产业基地设立20亿数字视听产业投资基金。
2025年,江苏局将联合12家省级部门和单位开展“微短剧+”主题创作征集推广活动,努力推出30部左右精品微短剧,努力打造10部在全网有较强影响力的江苏品牌微短剧。同时,探索发挥专业机构和人工智能审核作用,推动视听内容审核由人力服务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更好服务网络视听内容创作主体,更好赋能网络视听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