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领域中,国内经常提到的一家公司就是华为。

而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更是备受关注。

2020年,在这项计划中,有一位名叫姚婷的90后女生。

她是当年全球获得高薪待遇的四人之一,年薪高达156万。

那么她究竟有何过人之处呢?



01

姚婷出生于湖南,她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

家境并不富裕。

小时候,她随父母搬到长沙生活,因此也算半个本地人。

当时,她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

中考成绩为2A4B,在许多人眼中,

这样的分数只能算一般,离学霸还有很大差距。



不过,她有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

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她的学习,

她就自己摸索着前进。

初中阶段,她逐渐意识到,

仅靠聪明是不够的,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她每天晚上都在钻研课本,别人玩耍时,她却埋头做题,

正是这份坚持,让她的成绩一点点提高。



进入高中后,她就读于长沙周南中学,

这所学校管理严格,学风优良。

她慢慢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她并非那种一学就会的天才,

但她愿意投入时间,脚踏实地地学习,

通过勤奋弥补不足,最终在学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对于课本上的知识点,她需要反复琢磨才能掌握,

但一旦理解了,就不会轻易忘记。



每晚自习结束时,她总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课桌上堆满了写满笔记的本子。

高三那一年,她全力以赴地学习,熬夜刷题成了常态。

高考结束后,她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成功被华中科技大学录取。

这所学校在计算机领域享有盛誉,

她选择了计算机专业,心中想着要做出一番成就。

当时的她或许未曾想到,

自己有一天会与华为这样的大公司产生联系。



02

进入华中科技大学后,姚婷的生活节奏加快了。

大学课程繁多,计算机专业更是以难度著称,

前两年她过得有些迷茫。

课本上的代码和算法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才能弄懂。

然而,她并不是那种只读书的书呆子,

课余时间,她喜欢研究与互联网相关的内容。

她对计算机系统特别感兴趣,

尤其是数据存储和调取方面的问题,

这些问题深深吸引着她,让她沉浸其中不断探索。



大二时,她开始跟随老师参与一些小项目,

虽然都是基础性的工作,但她做得非常认真,

每次实验报告都写得有模有样。

到了大三,她坚定地选择了保研直博,

进入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这里是深入研究前沿技术的理想之地。



她选择的研究方向是计算系统结构,具体来说,

是新型存储介质和键值存储系统。

简单来说,她的研究目标是

如何让数据存储更加高效、可靠。

这个领域听起来就很烧脑,但她却乐此不疲。

她的导师在业内颇具影响力,带领她深入探索。



在读博士期间,她几乎没有闲下来的时候,

仅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就有好几篇,

刊登在CCF A类、B类的会议和期刊上,

像FAST、ATC这些,都是行业内的顶尖平台。

她开发的GearDB后来引起了美国西部数据公司的注意,

被直接用作ZNS和HM-SMR的使用案例。



这件事在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证明了她的研究成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在博士期间,

她还与团队共同开发出支持Libzbc、Libzbd的系统,

这一成果获得了CCF存储专委会的卓越论文奖。

这个奖项在专业领域内很有分量,帮助她在学术界站稳了脚跟。



03

2020年,姚婷博士毕业时,正值疫情肆虐,

求职市场一片混乱。

许多同学都在为机会减少而发愁,而她却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

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

这个计划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只挑选20多人,国内名额更是少之又少,

入选者都是顶尖人才。



她提交了简历,并一路过关斩将,

成功通过了七轮面试。

从简历筛选开始,经过笔试,再到初面、主管面、部长面、总裁面,

最后到HR面,每一关都如同坐过山车一般刺激。

技术面试尤其严苛,需要现场编写代码、解决问题,

稍有不慎就会被淘汰。

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冷静沉稳的表现,

她一路闯关,最终成功进入最后一轮。



面试通过后,华为向她开出了年薪156万的条件,

这是“天才少年”计划中的第二档薪资,

仅次于年薪200万的几位顶尖人才。

当时,阿里巴巴、腾讯、西部数据等知名企业纷纷向她伸出橄榄枝,

提供的薪酬甚至更高,但她却唯独钟情于华为。

她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简单提了一句,

觉得华为的平台更适合她,能让她深入研究。



这个选择看似冷静,但也透着一股倔强,

仿佛在说,她追求的不是金钱,而是实现自己的理想。

加入华为后,她被分配到云存储团队,

负责全NVM键值存储和混合存储系统的研发工作。

这项工作虽然复杂,

但与云计算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入职不久,她便承担起一个重大任务——MDS Turbo。

这是她独立负责的第一个大型项目,压力巨大。

她需要带领团队从零开始搭建架构,确保系统运行稳定高效。

项目紧张时,她和同事们常常加班到深夜,

啃代码、调参数,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这个项目的顺利完成,让她在团队中赢得了认可。



04

进入华为的三年里,姚婷的角色发生了多次变化,

从普通工程师成长为团队负责人,

现在已是华为云存储架构师。

这样的晋升速度不算慢,可见她的适应能力很强。

刚入职时,她还需要向老员工学习,

熟悉公司的流程和项目节奏。



但她很快展现出了强大的适应能力,

没多久就能独当一面。

她接手的MDS Turbo项目上线后,

效果显著,团队成员对她赞不绝口。

后来,她开始带领小团队,负责更大规模的存储系统研发,

工作量大幅增加。

尽管工作繁忙,她从未放弃研究。



三年间,她陆续发表了6篇论文,申请了3项专利,

全部与存储技术密切相关。

她在华为心声社区发表了一篇长文,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她坦言自己并非天赋异禀,

而是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才逐步走向成功。

这句话虽然朴实,但背后却是实实在在的努力。



她每天忙着开会、写代码,

晚上还要抽时间看论文、撰写文章,生活节奏快得令人目不暇接。

她从不抱怨,认为这些都是分内之事。

在带领团队时,她条理清晰。

面对紧迫的项目期限,她会带着大家分解任务、安排进度,

确保每一步都落实到位。



同事评价她做事沉稳,不急不躁,

总能把杂乱无章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

她目前负责的云存储架构,

已成为华为云业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技术含量高,影响深远。



她用几年的实际行动证明了,

自己并非仅靠高薪进入公司,而是真正有能力立足。

或许有人会觉得,156万年薪看起来很可观,

但在深圳这样房价高达每平方米10万的地方,

买房依然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她自己也说过,这笔钱可以改善生活,

但指望它一步登天并不现实。

她没有被高薪冲昏头脑,反而始终保持清醒。

她在华为的日子,更多是在技术领域深耕,

一心致力于发展云存储业务。

她并不是那种喜欢自我吹嘘的人。



在网络上,有人称她为“天才少女”,

也有人叫她“最美女博士”,

但她对此并不在意。

她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做好本职工作就好,

不需要那些虚名。



她在华为的工作还在继续,未来充满未知。

但从她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来看,

相信未来会有更美好的成果呈现在大家面前。



05

姚婷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成长为“天才少年”,

触动了许多家长的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她的励志故事也在激励着无数年轻人,

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信息来源:1、湖南“天才少女”获华为156万年薪 - 三湘万象 - 湖南在线 - 华声在线.潇湘晨报2、华为“90后”天才少女年薪超百万,入职三年如何“姚”遥领先?.南方plus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