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17日,陆川首部跨界融合舞剧将在上海西岸大剧院上演,围绕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及其巨著《天工开物》,通过舞蹈、影像和现代科技的结合,让百科全书《天工开物》在舞台上“活”起来。4月2日该剧开票。
《天工开物》原书123幅白描绣像的插图,成为贯穿全剧的美学元素。服装设计参照明代中晚期服饰特点,大量农夫工匠的服装设计灵感源于“中国第一陶”江西万年出土陶器的花纹,兼具原始的生命力与行业特点。音乐创作采集大量劳作的原始声音素材,比如打铁、抽拉风箱、稻浪、浇筑、耕作、劳动号子、织丝等,简朴又传神。
《天工开物》问世后连演11城25场,上座率超90%。去年晶英文化运营的《天工开物》上海站三场售罄。该剧以“赶考”“著书”“山河”等篇章为线索,展现宋应星科考六次落榜后,潜心研究中国古代科技工艺的经历。电影手法融入戏剧,写实与写意,虚与实的结合体现在舞台的多处细节中。舞台前后双层纱幕,象征着宋应星逆行世间的空间。陆川说:“宋应星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更是一位哲人,他的精神和思想至今依然对我们有启发意义。”
很多观众看完后,被“大明理工男”宋应星的“硬核”人生所感染,“生活是旷野,而不是轨道。如果你不开心,可能只是没有沿着自己的赛道走。”
《天工开物》
原标题:《明制美学演绎中国风骨,陆川首部跨界融合舞剧《天工开物》8月重返申城》
栏目主编:李君娜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诸葛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