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住宅项目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5038-2025,自2025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文字数:1265字
阅读时间:4分钟
住房城乡建设部3月31日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要求住宅项目建设应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遵循“经济合理、安全耐久,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因地制宜、绿色低碳,科技赋能、智慧便利”的原则。
新版住宅国家标准出台,将给百姓未来的居住条件和环境带来哪些改善?
规范提升了住宅空间标准,提高了居住的舒适性。规范明确新建住宅建筑的层高提升为“不低于3米”。
“规范将层高提升了20厘米,这一调整考虑了我国居民身高增长的趋势,能有效改善空间感受。”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高级建筑师曾宇表示。
提升20厘米,既改善空间高度,也给室内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带来提升,增加生活便利度的同时,增强了功能灵活性,为多样化装修、技术发展、生活需求变化提供更充足的条件。
在居住环境方面,规范要求每套住宅都有满足日照标准的房间。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许多亮点。
1
电 梯
新标准将现行要求规定的7层起设置电梯,提升为4层起就要设置电梯,每个住宅单元应至少设置1台电梯。
满足老年人需求。
便于出行和搬运重物。
有利于医疗救护。
避免后期再面临加装电梯难的问题。
2
适老化
新标准针对老龄化社会,对于如何满足适老的需求有很多设计:
室外要有连贯的无障碍步行系统;
室内的卫生间里,马桶和洗浴器旁应设扶手或者预留安装条件,地面要防滑,卫生间的门,向内开启的时候应预留向外开启或者推拉开启的空间条件,以避免人摔倒后堵住内开门从而出现难以救援的情况;
此外,室内通行也要适老,户门的门槛高度、屋里各个门的净宽、电梯的轿厢尺寸,都有新要求。
3
噪 声
新的标准,结合大家长期以来比较关注的噪声扰民的问题,对噪声限值、隔声限值做出了要求。简单来说,就是:
一方面提高了卧室、起居室与相邻房间之间墙、楼板的隔声性能要求,从“不应大于75分贝”提升为“不应大于65分贝”。
还有一方面,第一次强制规定了电梯、水泵等设备传播到室内的建筑设备结构噪声限值。
在住宅安全性上,规范对燃气、电气等多项标准进行了提升,提出住宅建筑防雷措施,规定住宅建筑的通信设施应采用光缆到户方式建设,要求在住宅建筑的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能随时接听和拨打手机。
“新规范以整体思维提升住宅品质,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规定其规模、布局、功能、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有力支撑城镇住宅项目高质量发展。”住房城乡建设部相关司局负责人说,我国住宅建设进入品质提升新阶段,要不断完善标准规范,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改善居住条件的新期待。
下一步,围绕好的材料、好的建造、好的服务,相信还会有更多的标准出台,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综合新华社、央视网、住建部官网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以任何形式进行牟利。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协商版权问题或删除内容。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天下事 | 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好房子”好在哪儿?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两会声音 | 代表委员热议住房关切:“老破小”逆袭成“好房子”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
理论研究 | 从“好房子”到“好社区”——完整社区系列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点击图片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