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联四海,同心筑梦。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基层侨联组织被推选在中国侨联九届二次全委会作典型交流,探索实践“基层侨联组织建设‘1234’工作法”在全国侨联系统推广,被评为“全国侨联系统先进组织”“全国侨联系统优秀侨胞之家”“福建省侨联系统先进集体”……南安市第十四次侨代会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侨联的关心指导下,南安市侨联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紧抓“根、魂、梦”新时代侨务工作主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各项工作持续走在全国、全省县级前列,为南安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注入“侨动力”。
2023年11月15日,学习、弘扬和传承“爱国、爱乡、爱业、爱俭”南安华侨精神思享会在水头举行。会上,9位嘉宾分享了各自心中的南安华侨精神,讲述了南安侨亲的故事。
最美回家路
织密“侨网络”共话桑梓情
世界上最美的风景,就是回家的路。
“时隔110年,终于踏上爷爷的故土,没想到家乡的亲人这么热情、这么亲切……”在2025年即将到来之际,53岁的马来西亚侨亲蔡贵荣带着对祖先的深切追思与对家族根脉的探寻之心,回到了这片曾滋养祖辈生息繁衍的故土——南安市诗山镇联星村,与家乡的亲人们共话思乡之情。
蔡贵荣回到家乡与亲人再续百年亲情。
回到故乡认祖归宗,是蔡贵荣祖辈的心愿,也是马来西亚博主洪伟邦一家人的共同愿望。
去年,洪伟邦带领分散在3个国家的亲人乘飞机、坐大巴,花费一天时间回南安寻根的视频,在各大平台发布,引发千万网友共鸣。“我们祖辈是从南安到马来西亚的。”洪伟邦说,每到清明节时,他们定要祭祖。那时他就发现,祖辈的墓碑上刻着“南安”字样,清晰记录着自己的祖籍地。“回乡寻根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没想到大家这么热情。希望以后每年都能回来一次,我想把福建拍给海外华人看。”
从未谋面,但熟悉的味道、熟悉的乡音,让一个又一个、一代又一代侨亲踏上寻根之路。60名马来西亚尤氏宗亲组团到南安省新镇寻根谒祖,212名新加坡侨亲开启“携子寻根南安文化之旅”……他们之中,有阔别家乡许久的耄耋老人、有首次踏上祖籍地的稚嫩孩童,有许多侨亲都带着家属远道而来,希望后代铭记故乡,不忘根本。
2024年11月22日,来自马来西亚的侨亲苏仁宗带着自己分散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的兄弟姐妹回到康美镇寻根谒祖。
山海不远,和则同心。作为著名侨乡,南安承载着58个国家和地区、400多万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的情感与记忆,落叶归根是无数海外华侨的夙愿。为了满足海外华裔族群寻根谒祖的需求,南安致力于搭建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依托更加专业、不断优化的“寻根”模式,在全国县级侨联中创新推出《南安市基层侨联组织工作“一张图”流程指南》,并以“延伸触角、筑牢阵地”为目标,探索搭建集服务网、宣传网、信息网、咨询号为一体的“三网一号”寻根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在全省率先将村级侨联工作者纳入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形成了适应新时代侨务工作的服务网络,专、兼职侨联工作者1000多名。
目前,南安已为中国羽坛拓荒者王文教、菲律宾菲华商联总会理事长黄年荣、澳大利亚史卓菲市副市长蔡定杰、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古晋南市市长黄鸿圣、马来西亚拉曼大学校长尤芳达等200多位海外侨胞找到祖籍地。值得一提的是,在澳大利亚南安总商会的牵线下,南安与澳大利亚史卓菲市达成建立国际友好城市意向。
2023年10月17日,马来西亚沙捞越州古晋南市市长黄鸿圣首次率团到南安市罗东镇省亲谒祖。
花开四季,岁月更迭,无论时间轴如何运转,家乡南安依然张开着温暖的怀抱,等候所有游子归巢。
最是乡情深
弘扬传承南安华侨精神
走遍天涯路,最是乡情深。
翻开南安的历史,总能在一段段往事、一个个片段中看到“爱国、爱乡、爱业、爱俭”的南安华侨精神——“华侨上将”叶飞,“南国之光、华社先贤”李光前,荣膺“共和国功臣”的李引桐,被誉为“南安陈嘉庚”的黄仲咸,倾尽家资报效故土的侨界楷模陈水俊,中国羽毛球的拓荒者、“人民楷模”王文教……
叶飞故居
李引桐
黄仲咸
跨过时空,如今,南安华侨精神仍在武荣大地延续。2021年,澳大利亚南安同乡会、总商会会长傅港生捐资100万元助力南安金淘环镇路建设;2023年,香港凯特集团董事长蔡永年捐资700万元助力龙泉中学新教师公寓及主校路建设;2024年,旅菲侨亲陈光曦、赵锦华伉俪捐款110万元助力五峰中学教学综合楼改扩建工程和东头村南音社建设……他们将点滴大爱汇聚成海,创造了连续31年侨捐超亿元的慈善奇迹。
一直以来,南安市侨联把弘扬传承南安华侨精神作为一项长期工作来抓,潜移默化,薪火相传。2020年,南安在全国率先以市委名义作出学习弘扬和传承南安华侨精神的决定,配套制定“十个一”项目实施方案,通过打造凤山祖庙、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光前学村等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和创新构建“联谊+寻根”机制,主动联谊联络海外南安籍侨亲、社团、宗亲会,积极举办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不断增强海外华侨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向心力。
记者了解到,自换届以来,南安已举办“中国寻根之旅”夏(冬)令营6期、“亲情中华·为你讲故事”网上夏(冬)令营8期,线上线下共超600名海外华裔老师、青少年参营。
拓宽联谊渠道,持续涵养侨务资源,不断扩大“朋友圈”、增进团结面,南安市侨联共组团出访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新加坡、缅甸、泰国、日本等国家和中国港澳台地区;接待马来西亚南安社团联合会、新加坡南安会馆、菲律宾南安同乡总会等团组80多批次、2000多人次。参与筹备世界南安同乡联谊恳亲大会、世界南安青年联谊大会、凤山文化旅游节等大型联谊交流活动;举办“亲情中华·光前裕后”中国侨联文艺轻骑兵走进侨乡南安文艺晚会、2025年侨家乐·福建省华侨美食文化交流活动南安专场暨洪濑镇第五届美食嘉年华等活动,广受好评。
2023年10月18日晚,由中国侨联、福建省侨联主办,泉州市侨联、南安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亲情中华 光前裕后”侨联文艺轻骑兵走进侨乡南安文艺晚会在国光中学举行。
2023年11月17日晚,“成功故里 武荣芳华”第十五届世界南安同乡联谊恳亲大会文艺晚会在南安体育馆举行。
2月28日,“侨见南安·味享成功”2025年侨家乐·福建省华侨美食文化交流活动南安专场暨洪濑镇第五届美食嘉年华启动仪式举行,吸引了印尼、菲律宾、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侨领参加活动。
“亲戚是越走越亲,越常回来越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这就是回家。我希望年轻的‘侨三代’‘侨四代’,也像我们这辈人一样,传承我们对家乡的感情,了解、加入家乡的发展大局。”在第十五届世界南安同乡联谊恳亲大会举办期间,一个又一个海外乡亲,手握“家书”,从世界各地奔赴而来。现场,印尼雅加达南安同乡联谊会成员身着统一服装,背部是大大的“南安”二字,格外显眼。印尼雅加达南安同乡联谊会总主席高景源每年都会带着新生代回到中国、回到南安,希望一代又一代的侨亲,能赓续弘扬南安华侨精神。
文化润侨,凝聚侨心。南安坚持擦亮侨乡文化品牌,注重推进族谱、志书、文集、侨批等历史记忆载体和文献收集整理工作,并在全国率先成立县级侨史学会,深层次挖掘、保护、活化和利用华侨历史文化资源,《南安华侨志》《南安华侨故事》《南安侨亲故事》《侨乡古厝故事》《南安华侨史料》等各式各样的侨史书籍层出不穷,文脉绵长。
最大同心圆
续写“来南安,会成功”崭新传奇
最大同心圆,是魂牵梦萦的故乡,也是创新创业的热土。
凭借与生俱来的敢为人先、勇为人杰的创业风采与优秀品质,南安人在世界各地打拼创业、追寻梦想,谱写了一段段辉煌传奇,涌现出众多工商巨子、社会名流和侨团领袖,成为家乡人民的骄傲和荣光。
如今,全球的“南安人经济”与“南安经济”早已密不可分,“爱国、爱乡、爱业、爱俭”的南安华侨精神和“爱拼才会赢、输人不输阵、输赢笑笑”的城市精神,已成为引领海内外南安儿女奋斗前行的基因符号。
计划总投资205.3亿元,涵盖乡村振兴、机械装备、日用轻工、食品饮料、文体旅经济、商贸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总部经济等领域,10个招商项目在第十五届世界南安同乡联谊恳亲大会现场集中签约;泉州首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南安5个项目上台签约;第二届“海丝”侨商投资贸易大会,澳大利亚投资20亿元的南安市金淘镇华侨回归结算中心产业项目也将上台签约,助力家乡的金融结算领域迈向新的台阶……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广大旅外乡亲在侨联组织的团结引领下,踊跃投身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公益慈善事业,与家乡人民并肩奋斗、携手前行、共创伟业,赢得广泛赞誉。
计划总投资205.3亿元,涵盖乡村振兴、机械装备、日用轻工、食品饮料、文体旅经济、商贸服务业、交通运输业、总部经济等领域,10个招商项目在第十五届世界南安同乡联谊恳亲大会现场集中签约。
近几年,南安市侨联积极组织广大侨亲回乡,或座谈交流,或参观考察,近距离感受感知南安的发展变化。
“通过华侨,可以把南安的石材、水暖阀门等优质产业带往全球,也可以把当地的技术、人才、资金等优质资源带回国内。”澳门南安同乡会、商会会长吴招毅十分看好南安未来的发展前景,他表示,华侨作为一个中间的桥梁纽带,也必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印尼雅加达、菲律宾马尼拉等地,在当地侨亲的助力下,16个“南安好货”公共海外仓构建起“前展后仓”新模式,迪拜展销会更是斩获超亿元订单,印尼建材展“世界屋 南安造”口号正在响彻南洋……在当前国际大环境下,南安深度挖掘“侨”资源,积极开展“聚侨赋能·南商回归”“扬帆出海·再下南洋”等行动,积极构建南安行业协会与海内外异地商会(同乡会)互动协作机制,积极引导海外社团主动融入“双循环”发展格局,将海外侨亲的赤子情怀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劲动能。
如今,越来越多侨亲跻身南安发展浪潮,不仅凭借雄厚资本与优质项目,为家乡经济建设注入强劲动力,更借助广泛的海外资源,全力助推南安优品扬帆出海,“南安人经济”正加速向“南安经济”转化,共同续写“来南安,会成功”“来南安,享成功”的崭新传奇。
最暖心服务
当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贴心人”
爱侨为侨,最暖的服务,只为你。长期以来,南安市侨联致力于当好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的“贴心人”。
“这些药,一天三餐都要吃,我都写在上面了,不清楚的可以联系我们。”在南安市雪峰华侨农场,福建省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多名主任医师耐心地为当地归侨侨眷提供问诊服务,分析健康情况,提出专业治疗意见和建议。
“医生跟我说‘你的身体没什么问题,按时吃饭、多休息’,让我安心多了。”老陈是印尼归侨,平时有不舒服,不愿去医院,担心麻烦子女。
像老陈这样的归侨侨眷不在少数。为了切实提升便侨利侨服务水平,南安市侨联将各项服务工作落到细处——
服务阵地更加完善。持续深化党建带侨建,聚焦服务窗口标准化、特色化建设,目前已创建国家级“侨胞之家”2个、省级“五有侨胞之家”42个、“五好侨胞之家”示范点15个,数量均位居全省县级市首位,侨界群众服务体验感不断增强。
涉侨维权服务更加多元。与人民法院、公安局、致公党等部门联合建立“涉侨维权工作机制”,联合人民法院成立市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与市公证处成立泉州首个县级市、镇涉侨公证服务工作站(点),进一步强化依法护侨工作;在梅山、乐峰、石井、丰州、金淘、蓬华等侨联试点建立“侨心联盟益站”,打造“N+侨”联动新模式。
帮扶助困形式更加多样。对全市困难归侨侨眷进行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积极开展“侨爱心 光明行”活动,免费治疗贫困白内障患者1083人次,举办“侨爱联心”AED公益项目暨侨界志愿者应急救护培训;响应省侨联“百侨帮百村——联村助户”精准帮扶、泉州市“同心安居工程”等活动;争取省级、泉州级困难侨专项资金、黄仲咸教育基金会春节慰问金等近200万元,一届以来共帮扶困难侨2000多人次。
改善民生举措更加实在。深入一线“点对点”解难题,针对雪峰归侨侨眷子女夜间自习无专人辅导的问题,拨款支持建设“归侨侨眷子女学习站”;节约工作经费用于支持英都镇良山村村集体经济发展、梅山镇格内村“杜苏芮”台风灾后重建等;在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及疫情、自然灾害期间关心慰问侨界群众,不断提升侨界群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记者:傅雅兰 黄奕群 李想 通讯员:林菲敏 黄顺毅 | 编辑:吴雪娇
一审:尤逸群 | 二审:黄种成 | 三审:蔡毅
点亮和
转发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