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国企中的纪委书记,为何是国家干部却不一定是公务员?一般对应什么级别?
国企由于是国家所有或控制,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国有资产注入或政府控股。因而国务院、地方政府或国资委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对企业决策和战略具有主导权。
同时国企的核心职能是履行国家战略、服务公共利益,如保障就业、稳定经济和推动技术创新等,兼具商业性与公益性双重属性,而非单纯逐利。
其组织结构和人事制度等也带有行政化色彩,受政府直接管理或监督,实际属于“半体制单位”。因而设有纪委或被直接派驻纪检监察组,但至于其纪委书记或纪检负责人是否为公务员,则需要分情况讨论。
因为一般情况,大多数国企的纪委书记,都是由企业内部人员担任,本质上属于企业管理人员范畴,也就不属于公务员序列。而且其劳动关系在企业,薪酬待遇也都是按企业标准执行的,自然不可以视为公务员。
但同时也有例外的情况,如果纪委书记或纪检监察组组长是由上级机关,如中央或地方纪委监委直接派驻,那么便属于公务员编制,因为其组织关系是在原来的派出机关。例如中央纪委派驻央企的纪检监察组组长即为公务员身份。
不过一般情况下国企纪委书记尽管不是公务员,却是“国家干部”身份。因为广义的国家干部是指由党组织管理的各类机关团体的公职人员,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军队以及国企中的领导干部。而且国企的纪委书记,通常也要由各级党委或党组任免,并接受各级组织部门如中组部或省委组织部的管理,所以属于国家干部范畴。
但是公务员身份,仅适用于通过公务员登记且在行政机关任职的人员。而国企人员未纳入公务员编制,即便在实际工作中有相应“比照”的行政级别,却仍不属于公务员性质。
不过也正是因为国企在实际管理中,虽然已经“去行政化”,但仍存在“比照”行政级别的机制。
所以不同国企的纪委书记,也相应存在不同的对应级别。在央企中,副部级央企的纪委书记通常对应正厅级,不仅与副部级央企副职领导平级,而且通常是中管干部。
省属国企的纪委书记一般对应副厅级,是省管干部。相应的市属国企纪委书记,也就是副处级的市管干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级别并非法定,而是基于企业层级和干部管理惯例的一种类比。
至于目前国企纪检负责人的设置方式,则主要有3种,除了自行设置纪委以外,还有集团内部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上级纪委机关派驻纪检监察组。派驻纪检组组长虽然与国企纪委书记级别相同,但监督层级更高,如派驻组可直接监督央企党组。所以目前许多国企已转为派驻模式,内部仅设纪检监察室辅助工作。
看了国企纪委书记的级别,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纪检监察机关深化运用协作机制 攥指成拳提升国企监督效能 https://www.ccdi.gov.cn/toutiaon/202305/t20230514_263968_m.html
吕梁日报,加强国有企业纪委建设 提升纪检监察效能 http://www.sxllnews.cn/xyllrb/pc/con/202411/03/c201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