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打工不容易,尤其在小城市,想找份双休的工作都难。
可有些人却选择出国闯荡,比如河北的一位大叔,跑到英国伦敦当瓦工。
每天工作8小时,还能享受双休,月薪达到3600到4000英镑,
换算成人民币得有四万块左右。听起来确实不错,
但这位大叔干了几年后,心里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这位大叔是河北农村人,家境一般,从小就跟着村里人学手艺。
早年间他做瓦工和泥水工,砌墙抹灰这些活儿样样精通。
河北那边工地多,他年轻时干劲十足,
每天天还没亮就带着工具出门,晚上回来满身灰尘。
那时候国内建筑行业需求大,他靠着这门手艺养家糊口,日子还算过得去。
瓦工这行虽然辛苦,风吹日晒,夏天热得喘不过气,冬天冷得手僵硬,
但他早已习惯,觉得这是一门技术活,收入也相对稳定。
2019年,他听工友说去英国干活工资高,活儿轻松。
当时国内工地竞争激烈,旺季累死人,淡季又没收入,
他年纪也不小了,想多攒点钱给家里改善生活。
通过工友介绍认识了伦敦的包工头,他就毅然决然地过去了。
那年他四十多岁,带着一身技艺飞到了伦敦。
刚到时完全不熟悉环境,语言不通,饮食不习惯,
但看到工地上的活儿跟国内差不多,他很快就上手了。
他在伦敦的施工队全是中国人,沟通毫无障碍。
大家一块干活还有个伴,不同的是这边要求更细致,
材料讲究质量,不像国内有些工地凑合着来。
他现在做的房子是一个华人老板的独栋别墅,
两层楼带花园,面积挺大。
大家一起慢慢干大概三四个月才能完工,按时间收费,
这样收入也比较稳定。
出国这个决定他从不后悔,手艺在这里派上了用场,
日子比国内安稳,收入也高,心里踏实。
到了伦敦后,他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
每天早上8点开工,中午休息一个多小时,晚上5点收工,一天8小时,不用加班。
这与国内完全不同,国内工地早上6点就开始干活,
中午简单吃点饭继续干,一直忙到天黑,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他听说英国这边不允许加班,雇主怕被罚款,严格控制工时。
他干活不累,活儿也不急,凭借好手艺每天能挣上百镑,
折合成人民币上千块,一个月下来三四万没问题。
虽然钱挣得多,但日子过得紧巴巴。
伦敦房租贵,他和几个工友合租房子,市区离工地近,
坐地铁方便,但一周房租50镑,一个月下来得两千多人民币。
吃饭公司不管,他自己做饭带过去,早上煮点面,
中午热热吃,尽量节省开支,每个月还能存下点钱。
他试过买英国菜,但吃不惯,面包夹肉没味道,还是中餐靠谱。
工友们情况类似,大家凑在一起租房做饭,生活简单,省下的钱都攒着。
活儿轻松钱多,但他心里并不全然高兴。
已经6年没回家了,工友中有回去的,而他没走。
刚开始想着多干几年,攒够钱回家盖房子,
可伦敦开销大,攒的钱没想象中多。
而且工地上的活儿也不像以前那么多了,他不得不继续干下去,不然就没收入。
他和工友聊起天来,大家都说中国人干活认真,效率高,
华人老板喜欢找他们,但这认真劲儿也需要坚持。
每天干完活回到出租房,屋子里静悄悄的,
他有时就盯着天花板发呆,想着家里的老房子什么时候能翻新。
他在伦敦待了6年,日子过得平稳,可心里的想法越来越多。
河北老家有父母、妻子和孩子,
他离开时孩子还小,现在都上初中了。
他算着一年挣个30万人民币,再干几年能把家里的日子弄好,
可这6年没回去,家里的情况他已经模糊不清了。
工友劝他回去,但他一想,回国没有这么高的收入,
国内瓦工活儿不好找,冬天没活儿干,钱攒不下来,回去了怎么办。
这几年国内瓦工的日子也在变化,装修工钱涨了,
北京的瓦工一天能拿600块,技术好的能达到2000,月入两三万不是问题。
但他也知道,这行很辛苦,年轻人不爱干,
工地上大多是三四十岁以上的工人,活儿重,灰尘大,还经常被拖欠工资。
在英国他不用担心欠薪,活儿干完钱就到手,可国内不一样,欠个一两年都很正常。
他思考着,国内竞争大,活儿少人多,回去不一定有现在稳。
伦敦的生活他已经习惯了,每天8小时,双休,活儿不累,钱还多。
可晚上一个人躺在床上,他总是惦记着家里的炕头热不热,孩子的作业写完没有。
工友们一起吃饭时他也跟着乐呵,可心里总有一股空落落的感觉挥之不去。
他知道,挣钱多是好事,但这钱是用时间换来的,家里人等不起。
他有时候盘算着再干几年攒够了就回去,可这几年到底要多久,他心里也没底。
这有点像当代年轻人外出打工一样,在小城市工资低收入少,
去大城市打工虽然月薪高些,
但大城市的消费和房租也让年轻人存不下钱。
您又是如何看待这种出国务工和外出打工的行为呢?
信息来源:1.抖音账号:老周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