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一个新闻,忍不住要说两句。

就,有些口子,是真的不能开。

河北张家口下辖的赤城县,公共交通分公司发了通知,取消老年人免费坐公交车,原话是:

接县交通局通知,自2025年起,取消老年人公交乘车优惠补贴。由于我公司经营困难,无力承担此项开支,拟自2025年4月1日起,不再办理老年卡,所有乘客均按照正常票价收费。



这话什么意思呢?

以前老年人免费坐着,那不是真的免费,而是政府给公交公司提供了补贴。

公交公司虽然是100%的国有企业,但毕竟是个公司,政府停掉了补贴以后处在亏损状态,扛了4个月扛不住了,以后就对老年人也要收钱了。

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说,需要补贴是城市辛苦打拼苦苦支撑的年轻人,而不是拿着退休金到处逛吃耍的老年人,或者有人会说,地方都没钱了,不补贴也好,反正没几个钱,不信老人家拿不出几块钱公交费。

这些视角本身没毛病,但,牵一发动全身,这口子是真不能轻易开。

深度思考下的原因,有三层,一层比一层更需要逻辑能力,看各位大佬能理解到几层。



第一,信心和预期。

老年人免费坐公交,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看我文章的老年人应该不多,所以肯定有大佬会觉得,这点公交费算什么,自己出和免费有多大区别嘛。

问题是,这事儿是之前形成了预期的。

交通部在2020年有过报道,大家可以看看原话,说的是,各地普遍实施了老年人免费或优惠乘坐公交车的政策。



重点,在于「各地」和「普遍」上。

也就是说,对很多人来说,年龄到了一定岁数,免费坐车是一种默认福利,是国家帮养老的一个切实体现。

大家如果身边有老人,也可以观察一下,其实不论是大城市还是小县城,很多老年人的出行模式都是公交车,甚至某种意义上,成了老年人退休养老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现在,说换就换了?

这质感,我说句难听的,就和从「只剩一个好」变成「两个不嫌少,三个刚刚好」的生育政策差不多。

之前说的不算数了,预期被打破了,那信心也就降下来了。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大部分人时候,我们是不会分什么内容是统一部署,什么东西是各地承担了,反正心中只会有一个模糊的概念,政府。

政府说话不算数了,尽管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但还是那句话,预期被改变了,坐个公交车免费的预期都能变,那还有什么不能变呢……

这会导致什么结果?

看似只是停掉了一个地区的公交车补助,但今后会让更多的政策推行变困难。

大家不信了嘛。



第二,财政和消费。

停止补贴的原因在公告里面也说的直白,「当地财政紧张补贴不到位」。

稍微有点见识的都知道,现在各地的财政是真的紧张,尤其是在过去房地产为主要支柱的地方财政不太跑的转的最近几年。

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新闻,说别的地方不好,我就说我老家四川吧。

比如乐山把大佛景区观光游览车和摊位经营权一次打包30年,卖了17亿;再比如阆中把国有机关、企事业单位的食堂配菜服务经营权一次打包30年,卖了1.8亿。

到张家口赤城县,其实逻辑也是一样的,就是没钱了。

具体没钱到什么情况?

咱们既然要聊这事儿,就聊得深入一点,我找到了赤城县的收入支出情况。





你可以看到,2024年上半年,计划收入是大约12.6亿元,实际完成的是6.5亿元左右,少了快一半;而支出层面实际完成的是15.7亿多,远远大于实际收入,也大于计划收入。

一句话总结就是,真的,没钱了,而且越来越没钱。

好,既然没钱,就要开源节流。

开源那是大话题,聊不完也不好聊,我们就说节流的方向。

现在给出来的角度就是,把民生工程给砍了。

这是非常不好的角度。

原因一说大家就清楚。

整个经济是一盘棋,理论上来说,给群众信心,让老百姓敢花钱,对于一个依然是高储蓄率的国家来说就能很好的激活整体经济。

但老百姓花钱的信息来自于哪里呢?其实就是各种兜底。

类似逻辑就是,生病了,能不能报销,能,那就敢花钱,不能,那就自己多存点,消费的时候就抠一点。

现在一刀看向了老年人坐车,还是那句话,事儿是小事儿,说实话钱也没多少钱,但传递出来的信号很不好。

谁家没个老人啊……这相当于是做了一次广泛的负面宣传。

就是,上面都没钱了,我们自己也都别花钱了,都囤起来,准备过冬。

非常不好……真的非常不好……



第三,垄断和市场

我非常相信一个观点:具有全民福利或者基建性质的产业,不能私有化。

就像是医院,最好还是要国有,现在很多医疗问题不是国有化程度不够,恰恰相反,是暗中的私有化有点过头。

比如大家熟悉的,科室外包和给医院定营收计划,等等。

公交车,也是同样的道理。

我说句客观的话,在小县城,公交车并不是通勤的主要交通工具,但这东西依然要存在,因为不能因为不是主力,就放弃掉那些没办法只能坐公交车的少数人。

我们不是美国,不是选票逻辑,不是少数人就可以被轻易牺牲或者放弃的传统。

公交公交,都叫公交了,指的共同交通,那就是福利性质的。

这点,其实从赤城县公交公司的性质就能看出来,国有企业,张家口市国资委100%控股的,理论上来说,就是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

但现在给出来的解法,是直接按市场化角度走了。

有钱的时候,给补贴,没钱了,那就不补贴,这逻辑乍一看是清晰的,但实际上混淆了一个概念:之所以公交公司能垄断,就是因为不能逐利,不能完全走市场逻辑。

这口子一开,那很多产业都讲不清楚了。

没有经历市场化竞争来提高效率,降低无效成本,摒弃掉吃饭不干事的关系户,这走的是国有福利路线;等到亏钱了,就走市场化路线,谈的都是利润,那之前的垄断就没有合理性。

还是那句话,老人免费坐公交是小事情,那电信行业呢?石油行业呢?

口子,是真的不能开。

各位大佬觉得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