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热橙社区,一片4.5亩的撂荒地,曾经杂草丛生、蚊虫肆虐,如今却绿意盎然,成为居民心中的“幸福菜园”。这一转变不仅改善了环境,更让居民在参与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党群关系也在共同劳动中更加紧密。
(改造前:撂荒地杂草丛生)
群众幸福感:从“脏乱差”到“推窗见绿”
环境改善,生活更舒心。曾经的撂荒地是社区的“卫生死角”,蚊虫滋生,居民苦不堪言。如今,这里变成了绿意盎然的菜园,社区绿化率大幅提升,居民们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生活环境焕然一新。
劳动收获,心里更踏实。通过“阳光抽签”,139块菜地公平分配到居民手中。大家亲手播种、施肥、收获,不仅吃上了新鲜蔬菜,更在劳动中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
居民参与度:从“旁观者”到“主人翁”
共建共享,人人有份。社区通过“种前承诺+退出管理”机制,确保菜地分配的公平性。居民们积极参与清理荒地、种植蔬菜,成为菜园建设的“主人翁”。
田间课堂,学有动力。社区开设“田间微党课”,邀请农技专家培训种植技术,组建“党员帮帮团”线上线下答疑。居民们在学习中提升技能,在互动中增进感情,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党群连心:从“你讲我听”到“共商共建”
党员带头,凝聚人心。支部书记率党员突击队冲锋一线,带头清理荒地、平整土地。党员们还认领了10块“示范田”,以实际行动带动居民参与,党群关系更加紧密。
(改造中:党员突击队开展“清荒行动”)
共享菜园,结出“连心果”。通过“红色田长制”和《文明种植公约》,党员与居民共同管理菜园,大家在劳动中交流感情,在合作中增进信任,“幸福园”里结出了党群“连心果”。
(改造后:绿意盎然的菜园成为社区新名片)
这片曾经的撂荒地,如今成了热橙社区居民指尖沾泥、嘴角带笑的生活角落。播下的种子不仅绿了边角空地,更在邻里协作中悄然生长出归属感——从“各自关门”到“一起弯腰”,党群互动的纽带在松土浇水间更加紧密。热橙社区党支部以“一方菜园”为支点,撬动了环境改善与情感联结的双重收获,为社区治理提供了可触摸的解题样本。
来源:花宣
编辑:黄柱
复核:龚耀东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
内容推荐
“花都发布视频号”内容推荐
“花都两会”系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