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系AI生成)

4月1日,顺博合金(002996.SZ)跌停开盘,后盘中有所拉升,但截至收盘仍跌4.56%,报6.70元/股。股价跳空低开并收跌的核心因素,或主要源于前一晚的补税和业绩下修公告。

根据公告披露,顺博合金因补缴税款影响损益,下修2024年归母净利润至4380万元-6550万元。

钛媒体APP注意到,顺博合金因补缴税款下修业绩并非孤案,今年以来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告类似情形,同在重庆的太极集团(600129.SH)即是同类。

虚开发票的供应商非前五大供应商

顺博合金公告,因供应商虚开发票,公司取得的发票不符合规定,应补缴已抵扣的增值税及相应的附加税合计约9934万元,不涉及行政处罚。

同时,经公司自查,顺博合金子公司存在相同供应商虚开发票,根据会计准则,因子公司补缴税款事项对利润总额的影响约4800万元。上述补缴税款事项对利润总额的影响合计约13800万元,计入2024年度当期损益。

受此影响,顺博合金下调公司业绩预测,预计2024年归母净利润为4380万元-6550万元,比上年下降47.58%-64.95%;扣非净利润为7100万元-10500万元,同比变动-24.36%至11.86%。而此前业绩预告预计的归母净利润为16500万元-20000万元,同比变动比例为32.05%至60.06%;扣非净利润为7400万元-10500万元,同比变动-21.16%至11.86%。

顺博合金的主营业务为循环经济领域再生铝合金锭(液)系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根据公司2024半年报披露,之前公司采购模式以向再生资源回收企业、生产企业或贸易企业的直接采购为主,目前全资子公司湖北顺博和新投入试运行的安徽顺博根据经营需要也开展了面向个体经营者等的废铝原材料自主收购活动。

不过,近几年,公司并未明确披露前五大供应商的名称,所以无从得知具体是哪些供应商虚开发票。钛媒体APP拨打顺博合金公开电话,公司方面也仅回复称:“此次涉及虚开发票的供应商非前五大供应商,具体的供应商名字没法提供。

至于后续是否还会与这些供应商合作,公司并未明确回答,只是表示,“未来对供应商的选择和合作模式会更加严谨。

钛媒体APP注意到,下修业绩后,顺博合金就连续三年盈利下滑。此前的2022年、2023年分别实现营收110.66亿元、119.45亿元,同比增长10.83%、7.94%;对应的归母净利润19975.87万元、12494.98万元,同比变动-41.62%和-37.45%。

多公司陷补税风波

实际上,补缴税款的案例近来并不十分鲜见,钛媒体APP粗略梳理,仅2025年以来,就至少有5家上市公司披露补缴税款相关的公告;时间再往前推,2024年则至少有20家公司公告补缴税款。

至于补税的原因则五花八门,包括不限于政策变化、未按规定申报、少计税、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对政策理解有偏差等等。

就在3月27日,同为重庆辖区的上市公司太极集团也刚刚披露了补税公告,其控股子公司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全资子公司重庆中药材有限公司根据当地税务检查和企业自查情况,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共计约1亿元。

补缴税款让原本就业绩骤降的太极集团雪上加霜。根据年报,太极集团2024年归母净利润仅2665.27万元,同比下降96.76%。而在2023年,公司盈利还高达8.22亿元。

无独有偶,今年1月18日,中国稀土(000831.SZ)曾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中稀(湖南)稀土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稀湖南”)因将中重稀土与轻稀土分别申报缴纳资源税,以及中稀湖南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补缴2020-2023年度资源税10187.76万元,补缴2022-2023年度企业所得税及滞纳金6332.72万元,合计16520.48万元。不过,由于中稀湖南系上市公司2023年向中国稀土集团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稀发展”)收购其持有的94.67%股权而取得控制权的企业,根据彼时的相关协议,该补缴税款由中稀发展按照其转让股权比例向上市公司进行补偿,后者已补偿15639.94万元,此番补缴税款对中国稀土2024年业绩不存在实质性影响。

怡球资源(601388.SH)的税费补缴则涉及境外子公司,马来西亚税务局对其位于马来西亚的全资子公司YE CHIU NON-FERROUS METAL (M) SDN BHD(以下简称“YCTL公司”) 2015年至2021年税务进行审计,要求YCTL公司补缴2018年和2020年所享受的投资税收津贴以及对应的滞纳金共计2794.34万林吉特(约4850万元人民币)。但公司称上述补缴事项系公司和马来税务当局对ITA中规定的条件的不同理解导致,公司认为马来税务局发出的相关补缴通知的法律和事实依据存在争议,YCTL公司正积极与马来税务局及相关政府机构沟通及反映情况,希望通过双方的沟通减少税企理解偏差,从而达到公司不缴或少缴税款。且该事项将计入2025年的损益,不涉及前期财务数据追溯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补税的结果除了影响业绩外,部分还会影响相关公司后续税收优惠、信用评级等。(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苏启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