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8日,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作为课题责任单位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融合视角下东南山区畲族聚落空间融合再生机制研究”开题座谈会在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召开。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会长李春林、秘书长杨东生、专家程茂澄、学术研究部主任何清,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始发,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李枝秀、副院长周志仪,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胡邦宁,课题组负责人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建筑系副主任、副教授马凯,课题组成员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龙彬,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杰,苏州大学金螳螂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赵冲,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系副主任、副教授王志刚等共20人参会。会议由南昌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院长李枝秀主持。


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李春林会长在致辞中指出,畲族聚落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见证,其空间形态承载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基因。他表示,课题以“融合再生”为题,不仅关注聚落物质空间的保护,更致力于探索民族文化传承与当代社会发展的动态平衡,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范例。

南昌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陈始发致辞时强调,该校长期深耕人文社科与建筑学科交叉领域,此次课题的开展将进一步发挥校方在文化遗产保护、地域建筑研究等方面的优势。他表示,南昌大学将在资源调配、跨校协作等方面全力支持课题推进,助力形成具有重要示范意义的研究成果。


会上,课题组负责人马凯汇报了课题研究框架和实施计划。课题拟从历史演变、空间形态、文化符号、社会结构四个维度切入,结合田野调查与数字化技术,构建畲族聚落空间“保护-活化-再生”的全链条机制。课题组其他成员也就本课题发表了相关意见。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此项研究不仅为民族传统聚落的可持续保护提供新范式,更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学术新动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