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一种感受。

如果今天做了有氧运动,那就特别饿,需要狂吃滥嚼。

如果做了力量训练,就还好,也不比平时吃得多。

如果做了强度很高的训练(HIIT,就是间歇性心率拉升很高的运动,比如间歇快慢跑或者高强度的跳操)。那就反而比平时吃的还少。



而今天这篇研究,就告诉你,你的感觉是正确的。

一项斯坦福和加州大学等联合机构的研究发现,人体运动后会产生一种食欲抑制的代谢物:Lac-Phe。


它由乳酸(运动代谢产物)与苯丙氨酸(必需氨基酸)通过酶CNDP2催化合成。

剧烈运动时,肌肉无氧代谢产生大量乳酸,激活CNDP2酶活性,进而生成Lac-Phe7812。

敲除CNDP2基因的小鼠无法合成Lac-Phe,导致运动后食欲抑制失效,体重增加,证实了CNDP2的关键作用。


Lac-Phe的作用:

抑制食欲:注射Lac-Phe的肥胖小鼠,12小时内食物摄入减少50%,且不影响活动量和能量消耗,表明其直接作用于食欲调控中枢。

长期代谢改善:连续10天注射Lac-Phe,肥胖小鼠体重下降(体脂减少)、葡萄糖耐受性增强,提示其具备改善代谢综合征的潜力。

实验对象,包括了小鼠、赛马和人类。

小鼠:

急性实验:跑步至力竭的小鼠,血浆Lac-Phe水平迅速升高,1小时内恢复基线。

慢性实验:长期运动结合Lac-Phe注射的小鼠,体重控制效果提升75%,而CNDP2基因缺陷小鼠仅57%。

赛马:

短时高强度比赛(1-2分钟,接近最大摄氧量95%)后,血液Lac-Phe显著升高。


人类:

冲刺运动(如30秒全速骑行)后水平最高,其次是阻力训练,最后是耐力运动。


剧烈运动后,Lac-Phe可维持数小时,抑制食欲效果显著。


这里我们扩展一下。

提到食欲抑制和乳酸,你们想到了什么没有?

没错,就是二甲双胍。

二甲双胍是常见降糖药,也有食欲抑制作用,也会增加乳酸水平。所以不少人吃二甲双胍的副作用是乳酸中毒。

而确实也有研究发现,二甲双胍使用者体内的Lac-Phe水平较对照组更高。有可能二甲双胍就是依靠这个原理抑制食欲的。

所以,如果你减肥减重,又不一定能管得住嘴。那一定不要傻傻的只做有氧训练。

在训练中,穿插高强度训练,不仅能提升你的代谢水平,增加日常消耗,更能减少你的饭量。

(虽然也很累!)


我再扩展一下,高强度训练,比起力量训练和有氧训练还有一个好处。

高强度训练会提升你的肾上腺轴激素分泌,从而让脂肪分解,让血液的游离脂肪酸变多,一定程度也能抑制食欲。

而如果你是增肌,也希望保持体型。那更应该做高强度训练。

我们曾经分享过,如果你做力量训练,那么马上做有氧可能会削弱你的力量和肌肉收益,HIIT高强度训练却不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