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载歌,活力迸发!今年以来,威海高区怡园街道紧扣全区“六提六新”工作体系和街道“532”工作思路,以网格为单元,以活动为纽带,以全民参与为目标,在37个社区227个网格燃起文体活动“燎原之火”,让每个网格“动起来”、让每位居民“乐起来”,让每寸土地“热起来”,用“小而精”的全域全龄网格活动点燃居民“邻聚力”。

需求定制 让“民声”变“掌声”

“春天到了,真想带孩子体验放风筝的乐趣!”卧龙山社区网格群里的这条提议,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引发了居民的热烈讨论。“记得小时候每逢春天都要放风筝,现在孩子们反而缺少这种体验了”“或许可以结合绘画创作”......短短半个小时,上百条互动建议在群内持续刷屏。
捕捉到居民的热情期待,卧龙山社区迅速联动威海职业学校,共同策划“童心绘梦鸢·春日趣飞扬”主题活动。活动现场,孩子们专注描绘心中图景,志愿者悉心指导绘画技巧,社区工作者则用镜头记录下温馨瞬间。当31只承载童真的风筝笨拙起飞,现场家长和孩子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社区书记隋君超感慨道:“网格活动的生命力,在于将话筒交给居民,让每份期待都有回响。”

这一幕温情场景,得益于怡园街道创新推出网格“需求定制”机制,打破“千格一面”的传统模式,将活动策划权交到居民手中,通过楼长议事会、网格微信群、社区开放日等渠道,累计收集200余条“金点子”,让每项活动都精准对接居民所需所盼,真正实现“群众点单、社区接单”的服务闭环。

全龄覆盖 一网激活“老青幼”

街道以网格为单元,构建“全龄”活动矩阵,观海社区开展“小小消防员”沉浸体验活动,幼儿在寓教于乐中完成安全教育;瀚海社区推出“垃圾分类达人赛”,青少年在趣味竞技中增强环保理念;玛珈山社区开展“艾灸锤制作”“非遗剪纸”等活动,让银发群体焕发新活力。


在怡园街道,从3岁孩童到八旬长者,每个人都能在网格中找到自己的“主场”,实现“幼有所乐、青有所学、老有所为”。全龄矩阵如拼图般环环相扣,让“年龄不是界限,参与即是舞台”成为现实。

全域联动 让“陌邻”变“睦邻”

街道以网格为支点,打破资源壁垒,串联起“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的多元生态。东涝台社区联合交通运输服务中心、幼儿园等单位,邀请家庭教育专家陈希清开设《捕捉儿童敏感期》课程,为40余位家长破解育儿密码;长春路社区联合辖区派出所、医院、银行等12家单位,打造的“邻里益家”公益市集,提供口腔义诊、健康咨询、助听器体验等便民服务,商户更推出专属邻里优惠。


这种“网格搭台、多方唱戏”的模式,让超过80%的居民需求在500米生活圈内得到响应,真正实现“需求在网格内定制、资源在网格整合、服务在网格落地”。

从“擦肩不识”到“点头寒暄”再到“睦邻相融”,怡园街道以“小而精”的网格活动为“绣花针”,绣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图景。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深耕网格活动,让更多“家门口的幸福”触手可及,为“邻里怡园·幸福家园”增添温暖注脚。

(大众新闻记者 郑莉 通讯员 孙成军)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