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我身边的一些学霸(石家庄头部初中年级排名靠前的初三学生)陆续收到了一些高中的“橄榄枝”,有的同学已经与石家庄头部高中完成了签约。按照以往惯例,全市一模考试结束后,各个高中纷纷活跃,类似的签约才会大规模铺开,但今年好像比之前有所提前。这两天各个区一模的成绩才刚刚出炉,但已经不少同学提前签约了。



说起石家庄各个区初三年级的一模情况,目前了解到的信息还不是很全面。听一些家长说,这次各个区的一模测试,桥西区的题目是比较难的,但学霸还是学霸,桥西的最高分是580分;而裕华区44中和27中区一模成绩超预期的好。长安区的81中一模550分以上,大概排100多名;530分排在240多名;500分大概全校排在450名。以上消息来自家长,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继续补充各个学校的情况,大家共享消息。



咱们言归正传,说一说石家庄头部高中提前签约的事。首先,家长需要明确的是,这样的签约即使白纸黑字,也不能保证一定会被录取。签约的“终点”是这所高中的特定班型,比如省理实验班等等,而不是录取——即使与学校提前签约,中考分数达不到二统线或者分配生录取线,也不可能被录取。而签约一般对应的是“最好班型”,中考如果能被这所高中录取,无论成绩多少,都能确保进入到头部高中的一个好班。



毕竟,中考招生录取是由教育考试院主导的,学校没有这方面的权力(自主招生例外)。记得前两年,我就遇到了类似的案例,提前签约了头部高中的最好班型,但差1分没能进入分配生的招生序列,结果与这个头部高中擦肩而过。即使早就签约了,学校也没办法录取。而对于石家庄头部高中来说,为什么今年这么早就启动签约了?我猜也是因为这两年,各大高中对优质生源的争夺很激烈导致的吧。当然,提前签约也是学校“广撒网”的策略,只要成绩在学校排名靠前,或者区一模、市一模、二模成绩不错的,都可能找你签约,目的是尽量多的把好学生“招致麾下”。



对于头部高中抛来的“橄榄枝”,大部分家长都不会拒绝,毕竟多一份签约,就多一个保险。对于同学们备战中考,也会有一个心理上的优势,多少有了个保底,复习的时候也能稍微安心一些,能减少一点点焦虑。当然,家长们签约时也需要了解清楚学校的分班情况。也就是说,学校最好班型是动态调整的,还是相对稳定的。据说所知,二中省理班相对比较稳定的,精英清北班每年都会“高进低出”的动态调整,而且清北班数量也会逐渐压缩,竞争也会更激烈。如果头部高中的最好班型是相对固定的,那么签约还是有意义的。不然,是否签约好像没多大意思,最多也只能保证一个学期在好班上课,其他时候还要靠成绩说话。



有人认为最好班型需要动态调整,这样可以鼓励良性竞争,激发学习动力,发挥“鲶鱼效应”。也人认为,最好班型应该相对固定,这样可以维持稳定的师生关系,方便管理,降低心理压力。这两个模式没有绝对的优劣,应该是各学校根据生源结构、师资水平、教学管理等因素的选择。我个人其实更倾向于“相对固定+动态晋级”的班型模式,希望石家庄头部高中可以参考。具体来说,就是最好班型“只进不出”,允许有潜力的同学在高一选科、高二和高三班,有3次按照成绩升入最好班型的机会。而最好班型原则上不淘汰同学(个人申请退出的除外),这样既保持了活力,又方便管理,还能降低了成绩焦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