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陆弃
白宫记者晚宴,原本是美式民主的一张名片,一场总统与记者互相调侃的年度大秀。但今年,这项持续了百年的“传统节目”遭遇突然取消。原定登台“吐槽总统”的喜剧演员安贝尔·拉芬被临时撤下,白宫记者协会宣布今年不再安排喜剧表演。表面说辞是“希望避免聚焦政治分裂”,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不是自愿的艺术转型,而是权力干预下的屈从噤声。
事情的导火索毫不隐晦。就在记者协会宣布取消表演的前一天,白宫副幕僚长泰勒·布多维奇在社交平台点名批评拉芬,讽刺其在CNN频繁“抹黑总统”。随后,白宫记者协会迅速“自我审查”,在没有公开说明压力来源的情况下宣布“理事会一致决定取消喜剧环节”,美其名曰要把焦点“放在新闻奖项与年轻记者培养上”。言下之意,娱乐不合时宜,吐槽失了分寸。
但在这场表面温和的调整背后,却藏着特朗普政府对新闻自由的一次精准狙击。这是继掌控白宫记者座位分配权、剥夺记者团名单决定权、禁止批评媒体记者入场之后的又一枚“软刀子”。不同的是,这次不是粗暴封杀,而是施压幕后,让本该监督权力的记者组织亲手取消了一个象征“言论自由”的环节。这是一种更高级的压制方式:不强行禁声,而是让对方主动闭嘴。
白宫记者晚宴的“吐槽传统”始于20世纪初,历任总统无论受欢迎与否,都必须站在聚光灯下接受喜剧演员的调侃——从里根到克林顿,从小布什到奥巴马,无一例外。这是美国政治生态里少见的“权力低头时刻”,也是美式言论自由对外输出的“活广告”。总统必须容忍被嘲笑,哪怕只是一个晚上的装模作样,也意味着权力与舆论之间还有一点张力。
而现在,这条底线正在被特朗普系统性拆除。他不喜欢被笑话,也不允许被质疑。从不出席记者晚宴,到禁止记者提问,再到今天连一个脱口秀环节都不放过。特朗普的白宫不再需要“媒体配角”,而是希望所有话筒都转向“表忠”的方向。他想要的不是新闻晚宴,而是权力巡游。
安贝尔·拉芬被撤下,并不是因为她说错了什么,而是因为她曾说出特朗普不愿听到的东西。这种“惩罚机制”在民主制度中本不应存在。但在当下美国,权力已不再需要正当性,而只需要顺从。记者协会的妥协,不只是一次节目的删减,更是一次制度的溃败。原本该守住媒体尊严的组织,在压力下迅速缴械投降,连“我们不同意”都没敢说出口。
这一事件还释放出更广泛的警告信号:当年“美式民主”的象征如今一一崩塌,不是因为外敌破坏,而是因为内部主动放弃。记者晚宴的讽刺环节曾是新闻自由最鲜活的舞台,如今却沦为沉默的殿堂。灯光依旧,掌声仍在,但那个“可以被调侃的总统”已经不再登场,连一句吐槽也被清除得干干净净。在喜剧消失的那一刻,真正可笑的,是那些还在自诩“自由灯塔”的政治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