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法治日报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赵志锋 通讯员 王莉雯

近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人民法院利用云上法庭成功调解一起劳务合同纠纷,为6名农民工追回劳务报酬19041元。

案情回顾

2024年,程某等6名农民工受被告魏某雇佣,在浙江庆元某屋顶光伏项目上提供劳务。6人顶着烈日完成5天施工后,魏某以“资金周转困难”为由,仅支付2000元劳务工资,剩余19041元承诺于2024年底前付清,并出具了书面欠款证明。然而约定期限未至,魏某就一再推托,甚至失联。程某等人多次催讨无果,无奈之下向安定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云端调解

受理案件后,承办法官发现被告魏某身处浙江,原告程某等6人则分散在各地务工。若按传统方式开庭,双方需跨省奔波,时间、经济成本高昂。为减轻农民工诉累,法官当即决定采取“线上调解+云庭审”模式,通过电话、微信多方辗转联系被告,耐心释法明理,阐明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法律后果和社会影响。

调解过程中,法官一方面向魏某强调诚信履约的法律义务,另一方面体谅其经营困难,引导双方重新协商还款方案。最终,在法官主持下,双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这场跨越千里的纠纷,在“云端”画上了圆满句号。

法官提醒

务工人员务必与用工方签订书面合同,留存工资凭证、考勤记录等证据。若遭遇欠薪,可通过法院“一站式”诉讼服务、12368热线等渠道依法维权,法院将为农民工群体提供优先立案、优先执行、司法救助等全方位保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