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工网讯 每到工作日17时许,吉林省辽源市工人文化宫便迎来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刻。结束一天工作的职工们结伴而行,只为在夜校课堂里开启另一段充实时光。“我报的是舞蹈课,18点开课。”3月20日,在辽源市卫健委工作的李女士一边擦汗一边向记者展示自己的“课程表”。
辽源市工人文化宫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如今正以崭新姿态焕发活力。随着服务功能迭代升级,这里已然成为辽源的新地标。“现在一说来工人文化宫上课,司机师傅都知道!”职工李先生说,“这栋灯火通明的建筑,早已成为职工精神文化的家园。”
据了解,在辽源市总工会精心打造的夜校课程里,目前茶艺课、瑜伽课、舞蹈课、声乐课等成为职工素质提升的“梦工厂”。更令人期待的是,古筝、吉他、八段锦等8门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艺术课程也即将开课。
“我们不仅要丰富职工文化生活,更要搭建职工成长平台。”辽源市总工会四级调研员王安邦表示,夜校体系计划正向着“技能提升+就业帮扶”双轨拓展。一方面针对产业工人需求增设技能培训模块,精准对接产业升级需求;另一方面推出“工人网红”培训课程,通过传授新媒体技能,帮助有需求的职工探索灵活就业新路径。
辽源市总工会以“错峰服务”破解职工工学矛盾,工人文化宫这座地标建筑正在书写着新时代劳动者“白天忙事业,晚上忙成长”的奋斗新篇章。
(劳动新闻记者 杨雪 通讯员 曲思达)
来源: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