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祝迪 徐莎莎)今年,石泉县人社局把促进群众就近就地高质量充分就业作为稳民生、促发展的关键举措,确保全县劳动力稳定就业、持续增收。
党建引领聚合力,构建就业服务新格局。石泉县坚持高位推动,建立“领导包片、干部联镇、股室负责”工作机制,形成部门协同发力、镇村联动的“大就业”工作体系。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政策,推动人力、资金、服务向就业领域聚集,为全县劳动力稳定就业提供坚实保障。
拓宽渠道促增收,打造家门口就业新高地。健全企业缺工快速响应机制,建立企业用工缺工台账,创新“招聘专员驻厂服务”“探企直播带岗”等模式,高频次举办“春风行动”“人才夜市”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扎实开展招聘工作进园区、进企业、进车间“三进”活动,不断拓展服务空间,全力保障企业用工。累计为深鲨集团、康达电子、锦帛瑞公司、佰思佰毛绒玩具等重点企业输送员工2100余人。将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和新社区工厂作为促进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增收的重要举措,积极落实各类支持补贴政策。全县累计建成创业孵化基地14个,累计培育孵化各类经济实体520个,吸纳就业3800余人;建成社区工厂40家,吸纳1389名劳动力在当地就业。充分发挥公益性岗位的稳就业作用,进一步加大岗位开发和管理力度,安置1688名脱贫人口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实现“就业增收”与“美丽乡村建设”双赢。
技能赋能强根基,激活产业发展新引擎。统筹用好培训资源,整合人社、文旅、农业农村等部门培训资源,制定培训供给清单,把技能培训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打造产教技能生态链,组织培训学校与重点企业签订培训协议,围绕产业链优化专业及课程设置,针对劳动者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和产业链企业用工需求,实施“订单、定向、定岗”式培训,为企业提供“招工—培训—上岗”全链条服务,确保有培训意愿的群众实现培训全覆盖,全面推行新型学徒制培训,增强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发展需求的匹配度,激发技能强企内生动力。截至3月底,组织748人参加职业(创业)技能培训,实现“技能强企”与“技能增收”双向奔赴。
精准服务提质效,织密民生保障网。不断健全县创业就业服务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村就业服务队三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开发零工市场微信小程序,让群众企业“足不出户找工作、招员工”。组建乡村建设服务公司盘活城乡劳动力资源,多渠道搭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15分钟”就业服务圈,着力打通就业帮扶“最后一公里”。聚焦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需求,坚持外出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拓宽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高质量提供就业创业服务,有力助推就业创业。
下一步,石泉县人社局将锚定“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持续深化就业优先战略,以更优服务、更实举措擦亮民生幸福底色,坚决打赢稳就业促增收硬仗。
责任编辑:安心 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 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