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面,万物生长。近日,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一(6)班开展了“花漾春日,拓染寻春”自然艺术探索活动。活动通过植物拓染手工体验,旨在让孩子了解传统植物印染技艺,开启自然探索的新启程。
春日寻踪,采集自然的馈赠
“什么是拓印呢?”老师以春日诗词为引,讲述植物拓染这一古老技艺的文化渊源——从草木印迹到唐宋布艺的天然染色,传统智慧与自然之美在此刻交织。通过展示手帕、抱枕等拓染成品,孩子们的目光被斑斓的叶脉与花瓣纹路深深吸引。
孩子们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进入植物观察环节,学习辨别适合拓染的植物特征:如枫叶的锯齿边缘、三叶草的细密叶脉、花瓣的薄透质地等。每位孩子领取帆布包后,需自行收集5-8种不同形态的叶片或花瓣作为素材。“这片三叶草的叶脉像地图!”“樱花花瓣软软的,能印出粉色吗?”孩子们化身一位位“自然侦探”。
童心工坊,敲敲打打造春光
“植物拓染是巧劲与耐心的结合。”示范环节,老师将鲜花平铺于棉布上,随后以木槌匀速轻敲。随着“咚咚”声响起,汁液缓缓渗入布料,叶片轮廓逐渐清晰,孩子们惊叹于植物色素与纤维的奇妙融合。现场亲子家庭分组创作,叮咚声此起彼伏。有的用树叶拼出蝴蝶图案,有的以花瓣排列成放射状太阳纹,同学们专注地创作着自己的专属作品。
春日画廊,拓印自然日记
创作进入尾声,大家展示着自己的拓染作品。有的如水墨丹青,竹叶与苔藓晕染出远山意境;有的活泼跳脱,花瓣碎屑洒成彩虹雨。孩子们轮流解说:“我拼了太阳花,给妈妈当幸运手帕!”“这些皱痕是我故意敲的,像春风吹过湖面的波纹。”此刻,每块布料都是独一无二的自然日记。
此次“花漾春日,拓染寻春”自然艺术探索活动中,班级将课堂延伸至草木之间,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欣赏,鸾娃们锤起槌落间拓印下春日的生命密码。这不仅是一场植物拓染技艺的趣味实践,更是一次传统手工艺与自然美学的碰撞交融。(王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