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苏-35SE的市场困境与国际军售格局

目前,俄罗斯已决定暂停向中国出口“苏-35”战斗机。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俄罗斯航空订单数量却持续攀升,这主要得益于两个国家对“苏-35”的大力支持。



中国通过自主研发成功推出了更先进的战机,彻底突破了技术壁垒,并且已经装备了一批性能卓越的新型战机。

过去我国进口俄罗斯先进战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更高水平的技术支持。然而如今,我们不仅大规模部署了“歼-20”和“歼-16”等高端机型,还完成了全球首架第六代战机的试飞任务。



因此,我国不再需要从其他国家引进战机,这一变化直接导致俄罗斯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客户。接下来,俄罗斯不得不把销售重点转向其他国家。

信息来源:2022-10-14 08:39·唐河政法{认清现实!俄罗斯终于放弃推销苏-35,与歼-20纠葛彻底尘埃落定}



埃及作为一个历史悠久且智慧满满的国家,在国际事务中始终保持谨慎态度,努力维持各强国之间的平衡关系。为了确保地区力量均衡,埃及空军积极寻求采购各种类型的武器装备。

他们已经拥有美国的F-16以及法国的“阵风”战斗机,同时还在计划引入俄罗斯的苏-35SE战斗机,期望借此进一步增强空中防御能力。



起初,美国并未表现出强烈的反对情绪,仅仅进行了口头警告,这让埃及和俄罗斯都低估了美国捍卫自身利益的决心。

就在苏-35SE即将交付给埃及之际,美国突然加大施压力度。当时的国防部长和国务卿亲自介入干预,最终使这批战斗机的交付计划发生了重大改变。在巨大压力之下,埃及只能选择取消购买苏-35SE的计划,转而采购第二批“阵风”战斗机。



这样的决定既是为了安抚埃及空军的需求,也是为了向美国表明立场,即将继续以F-16作为空军主力。

随着埃及退出交易,原本为他们定制的24架苏-35SE战斗机被搁置在俄罗斯的飞机制造厂里,如同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埃及为此筹备多年,结果却付诸东流。



克纳波飞机制造厂也因此陷入困境,由于这些飞机无法售出,大量资金被冻结其中。原本预计能赚取5亿美元的利润,现在却化为泡影,工厂经营面临严峻挑战。

幸运的是,2022年初爆发的俄乌战争为克纳波飞机制造厂带来了转机,缓解了财务危机。



俄罗斯空天军的大规模采购让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重新焕发活力。不过,战争也引发了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全面制裁,使得苏-35SE的出口变得更加困难。

更严重的是,这批苏-35SE是专门为埃及沙漠环境设计的特殊型号,用途有限,进一步增加了销售难度。

上述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给苏-35SE的销售带来了重重阻碍,让本有机会靠军售翻身的企业再次陷入困境。



此外,伊朗曾一度被视为潜在买家。当时很多人认为,伊朗可能会接手这批苏-35SE战斗机。毕竟伊朗空军的装备十分陈旧,急需更新换代,而俄罗斯的这款战机看起来是个不错的选择。

2022年,伊朗宣布将采购苏-35SE、雅克-130教练机以及米-28武装直升机,这让人以为这些战机的命运终于迎来了曙光。然而,卫星照片显示,苏-35SE依然停留在俄罗斯KnAAPO工厂内,显然伊朗的采购计划已经被搁置。

信息来源:2022-09-05 10:14·观察者网{伊朗空军司令:购买俄苏35战机已经列入议程}



这表明,伊朗并非一味对抗美国,而是采取灵活策略调整外交政策。他们优先考虑购买用于防御的S-300/400防空导弹系统,而非进攻性的战斗机,以此避免过度刺激美国和以色列。

目前,俄罗斯媒体的目光聚焦于阿尔及利亚,因为很少有其他国家愿意购买他们的武器装备。

阿尔及利亚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石油和天然气为其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他们已经采购了70多架苏-30MKA战斗机,理论上也有能力接纳苏-35SE。



然而早在2021年底,阿尔及利亚就明确表态,认为苏-35S的雷达和电子设备相对落后,因此不打算购买。

更重要的是,阿尔及利亚担心购买苏-35SE会引发欧美国家的制裁。俄罗斯媒体对阿尔及利亚的各种猜测,更像是无奈之下的最后尝试,希望找到新的买家。

苏-35SE的现状充分反映了国际军火贸易深受地缘政治的影响,同时也揭示了俄罗斯军工出口面临的严峻挑战。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政治干预严重限制了俄罗斯武器的销售渠道。



俄乌冲突的爆发使国际局势更加复杂,这无疑对正常的军火交易造成了更多障碍。苏-35SE的未来仍然充满不确定性,长时间停放可能导致性能下降、价值缩水,甚至最终报废。

苏-35SE目前面临着两大选择:一是寻找新的买家,二是由俄罗斯空天军自行使用。但无论哪一种方案,实现起来都不容易。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