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于3月底交付今年首批苏-35(Su-35)战机后,联合航空制造公司(UAC)总裁巴捷哈(Vadim Badeshi)宣布,将加速Su-35战机、Su-34战轰机和第五代战机Su-57生产,扩大战机供应量,并强化员工培训与基础设施升级,出乎专家预料,Su-35战机原先预于2030年代停产,转向更具成本效益的Su-34和Su-57,但由于实战表现与外销热络,决定扩充生产线,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与后勤能力。

实战成效良好

据《军事观察》(Military Watch)报道,Su-35产量扩增的主要原因有二,首先,在高额国防支出与北约紧张局势下,俄军正加速扩充空军战力。 Su-35 自 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以来,活跃于空战,曾于日托米尔(Zhytomyr)上空击落 4架乌克兰Su-27战机,并摧毁 Su-24M、MiG-29、Su-25、Mi-8 直升机及无人机,迄今未在空战中遭击落。

俄军2022年9月起更将Su-35用于假想敌训练。 不过,Su-35战机的超视距作战能力仍逊于MiG-31BM拦截机,主要因素为雷达性能较弱,外界推测俄军或将为其配备Su-57的新型N036电子扫描阵列雷达(AESA),但尚未获官方证实。

外销强劲催生扩产价值

其次,Su-35战机的外销需求大幅成长。 阿尔及利亚于2024年9月起传出采购消息,并于今年3月确认接收了战机,订单规模预计约24架。

伊朗则于2025年1月证实采购了Su-35,计划采购至少64架,用以取代其老旧战机机队。 伊朗订单可能成为推动Su-35扩产的关键,使该机型出口总量突破百架。

此外,印尼与朝鲜也被视为潜在买家。 俄军同时采购Su-34、Su-35、Su-57和MiG-31BM,Su-35的外销表现将决定其生产扩张的经济效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