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杂糅的产物,游记、人物、评论,都混合其中,但是其主题仍旧算得上清晰,它试图展现的是当代社会深刻的断裂感。”

✈️
《意外的旅程》浓缩了许知远长达十五年的漫游时光,从黑河到腾冲、从吉隆坡到东京,许知远在一个又一个陌生而新奇的城市中行走,通过观察、对话与反思,他试图剖开不同地区的文化版图,理解其中的差异,也试图寻找某种共性。


全书共分为三册(内含许知远亲笔签名):
第一册中,许知远沿爱辉—腾冲线横穿中国,在游历中重新审视当下中国社会的真实切片与历史的复杂面孔;
第二册中,许知远跨越不丹、东欧、印度等不同文化属地,旨在呈现一个更多元文化的世界版图,从而打开看待自我与世界关系更多的可能性;
第三册则围绕2020年许知远在马来西亚、夏威夷、日本三地的停留与辗转展开,正是这一“意外”开启的旅程,预言般地成为了这十五年漫游的主调——陌生的,偶遇的,被推翻的,是重新理解世界和历史的窗口。
[商品]
旅行更深的意义是什么?是加缪说的吧,旅行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恐惧。旅行者远离了家乡,一种模糊的恐惧随之而来,他本能地渴望旧环境。正是在恐惧中,你变得敏感,外界的轻微变动都令你颤抖不已,你的内心再度充满疑问,要探询自身存在的意义。人类的所有知识、情感、 精神世界,不都因这追问而起吗?


而不丹仍是个尊重常识的国度。它需要经济增长,却无意以牺牲环境和社区感来换取,它欢迎现代世界,却也不愿丢弃传统价值。它让一个旅行者所感受到的一切迷人之处,不正是这些将相互冲突的力量容纳到一起吗?


我们似乎陷入头脑和心灵的瘫痪,丧失了对自己生活的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能力。我们全部的能量,集中在一些本能性的行动上。我们生产、我们消费、我们娱乐、我们喧哗,但我们不倾听、不感受、不思考、也不追问……


彻底的偶像崇拜和彻底的反偶像崇拜,都是危险的,它们都用偏见取代对事实的探究。事实上,伟大的建国者们都是从各种失败的尝试开始。


反抗的意义,并不在于反抗一定要成功,而是抱有对可能性的渴求,能够在最晦暗的时刻,仍怀有对光明的想象。而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必须坚信自己的创造力与使命,同时你又不能过分自我迷恋,它常常夸大挫败情绪,怜悯自己的脆弱。

内含许知远亲笔签名,数量有限,不要错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