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大闸蟹,直接上锅蒸大错特错,记住3个诀窍,不流蟹黄,肉细腻
吃大闸蟹,直接上锅蒸大错特错,记住3个诀窍,不流蟹黄,肉细腻
大闸蟹并不算是一种家常食材,一是因为比较贵,又没多少肉,觉得不实惠。二是出水的大闸蟹不容易运输和保鲜,很容易死掉。很多人吃过大闸蟹的次数屈指可数,所以不会烹饪和吃大闸蟹也是情有可原。
见过吃大闸蟹的高手,不管是烹饪还是品尝大闸蟹,看着都是如同艺术一般,用着精致的“蟹八件”,慢条斯理地吃着一只蟹,抿上一口温热的黄酒,吃完的蟹壳还能摆放成一只完整的蟹,真是让人对“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
大闸蟹清蒸确实是最美味、最能体现其原汁原味的吃法。要想品尝到蟹的鲜香,清蒸无疑是最佳选择。然而,很多人由于对大闸蟹这种食材不够熟悉,在烹饪时常常不得要领。有些人直接将横冲直撞的大闸蟹放进锅里就蒸,这可真是大错特错。
等揭开锅盖一看,大闸蟹的钳子掉了很多,蟹黄也流得到处都是,实在是浪费了好食材。下面就为大家分享三个蒸大闸蟹的诀窍,让你蒸出来的大闸蟹不流蟹黄,肉质细腻。
当我们从市场上买到大闸蟹时,一般情况下它们都已经被商家绑好了。此时,我们要先检查一下大闸蟹的状态,确保它们都是鲜活的。选择鲜活、饱满的大闸蟹。可以观察大闸蟹的眼睛,用手轻轻触碰,如果眼睛能迅速回缩,说明大闸蟹比较鲜活。同时,挑选蟹壳呈青绿色、腹部洁白且饱满的大闸蟹,这样的大闸蟹通常比较肥美。
在清洗大闸蟹之前,先不要解开绳子,以免被大闸蟹夹伤。将大闸蟹带着绳子放入一个较大的盆中,加入足量的清水,让大闸蟹浸泡几个小时。这样可以让大闸蟹吐出体内的脏东西,使大闸蟹更加干净。在浸泡的过程中,可以适时更换清水,以保证水的清洁度。
经过浸泡后,大闸蟹体内的脏东西已经大部分被吐出。此时,我们可以找一个干净的刷子,最好是软毛的刷子,以免刮伤大闸蟹的外壳。用刷子仔细地刷洗大闸蟹的蟹壳、蟹钳、蟹腿以及中间的身子部分。在刷洗蟹壳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刷洗,确保各个部位都能被清洗到。刷洗蟹钳和蟹腿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不要用力过猛,以免损伤大闸蟹。刷洗中间的身子部分时,可以轻轻翻开一些部位,如腹部的折缝处,将里面的脏东西清洗干净。
找一根竹签或牙签,从螃蟹的嘴巴插进去,深度大概为三五厘米。当看到螃蟹不动了,就说明大闸蟹已经进入了半昏迷状态。这样在蒸的时候,大闸蟹就不会因为挣扎而把腿弄掉,也不会流黄。在插入竹签或牙签时,要注意角度和力度,避免对大闸蟹造成过度的伤害。
选择一个合适的蒸锅,最好是有足够空间的,以便能让大闸蟹摆放得较为宽松。同时,准备好蒸笼或蒸架,确保大闸蟹在蒸的过程中能均匀受热。
准备一些姜、醋、白糖等调料,用于制作蘸料。姜可以切成姜片或姜丝,醋可以选择陈醋或米醋,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白糖,搅拌均匀即可。
起锅烧水,选择一个大小合适的蒸锅,确保能够容纳所有的大闸蟹。在水中放入几粒花椒,花椒具有去腥增香的作用。同时,加入一点黄酒,黄酒也能起到去腥的效果,并且能为大闸蟹增添一份独特的风味。接着,放上蒸屉,准备好姜片。
当水烧开后,将大闸蟹肚皮朝上摆在蒸屉上。肚皮朝上摆放可以防止蟹黄在蒸的过程中流出。每一个螃蟹上面再放上一个姜片,姜片不仅可以去腥,还能中和大闸蟹的寒性。摆放大闸蟹时,要注意间隔一定的距离,以便让大闸蟹能够均匀受热。
摆放好大闸蟹后,盖上锅盖,开始蒸制。蒸螃蟹的时间要根据大闸蟹的大小而定。一般来说,三两左右的大闸蟹,蒸制时间大约为 10 - 12 分钟;四两左右的大闸蟹,蒸制时间大约为 12 - 15 分钟;半斤以上的大闸蟹,蒸制时间大约为 15 - 20 分钟。在蒸制过程中,可以观察大闸蟹的颜色变化,当大闸蟹的壳变成橙红色,且蟹腿不再动弹时,说明大闸蟹已经蒸熟了。
趁着蒸螃蟹的时间,我们可以烧一壶水。水烧开之后,准备一些菊花放在盆中,用开水将菊花冲烫开。然后将菊花水放在一旁晾着。吃完螃蟹之后,我们的手通常会有腥味。这时,用菊花水洗手可以去除手上的腥味。菊花具有一定的清香气味,能够有效地去除异味。
剩下的一些开水我们倒进小盆子中,把准备好的黄酒放在酒盅里,之后再放到开水碗中。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黄酒温热。温过的黄酒可以解掉螃蟹的寒凉之气。在食用大闸蟹时,可以适量饮用温黄酒,既能增添风味,又能起到保健的作用。
当大闸蟹蒸熟后,小心地将其从蒸锅中取出,放在盘子里。将准备好的姜醋蘸料放在小碟子里,根据个人口味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白糖或生抽等调料,增加蘸料的风味。
当然想迟到鲜美的螃蟹,挑选的步骤是必不可少的,那我们应该如何选购新鲜肥美的大螃蟹呢?
螃蟹挑选秘籍:教你挑到鲜肥螃蟹
在海鲜的世界里,螃蟹凭借其鲜嫩的肉质和独特的风味,成为了众多食客餐桌上的心头好。不过,要想品尝到美味的螃蟹,第一步就得学会挑选。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从多个方面判断,挑选出新鲜、肉质鲜美的螃蟹的方法。
一、观察外观
颜色:新鲜螃蟹的外壳就像刚从大海中捞出一样,颜色鲜艳夺目。以常见的河蟹和海蟹为例,河蟹多为青绿色,色泽自然且富有光泽,仿佛是被大自然精心雕琢过的艺术品;海蟹如梭子蟹,正常情况下呈现青褐色,这种颜色是其健康与新鲜的标志。如果螃蟹外壳颜色暗淡,像是蒙上了一层灰,或者出现发黑的迹象,那就很可能是存放时间过长,不新鲜了。这是因为随着时间推移,螃蟹体内的一些物质发生变化,导致外壳颜色改变。
完整性:仔细检查螃蟹的外壳,就如同检查一件珍贵瓷器是否有瑕疵。完整无缺的外壳意味着螃蟹在捕捞、运输过程中没有受到严重损伤。若发现外壳有破损或裂缝,哪怕只是很细小的裂纹,都可能使螃蟹的身体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容易受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侵袭,导致肉质变质。而且,有破损的螃蟹往往在活力等方面也会大打折扣。
二、掂量重量
拿起一只螃蟹,用手感受它沉甸甸的分量,这是判断其新鲜度和肉质是否肥美的重要方法。新鲜的螃蟹体内富含水分,肌肉饱满,就像一个充满气的气球,沉甸甸的。这是因为螃蟹在鲜活状态下,身体各器官正常运作,水分得以良好保存,肉质也紧实。相反,如果拿起一只螃蟹感觉轻飘飘的,那很有可能这只螃蟹已经脱水,体内的水分流失严重,肉质也会变得干柴,口感和营养价值都大打折扣。
三、测试活力
活动性:轻轻触碰螃蟹,就像在试探一个害羞的小动物,看它有何反应。新鲜的螃蟹反应极为敏捷,会迅速移动或者激烈挣扎,它们的爪子会有力地挥舞,试图逃离“威胁”。这表明螃蟹的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都处于良好的活跃状态,生命体征旺盛。而那些反应迟缓、动作绵软无力的螃蟹,可能已经奄奄一息,肉质也会随着活力的丧失而逐渐变差。
眼睛:螃蟹的眼睛也是判断其新鲜度的关键部位。用手指轻轻触碰螃蟹的眼睛,如同触动一个灵敏的开关。新鲜的螃蟹眼睛会像弹簧一样迅速缩回,这是它们对外界刺激的正常防御反应。如果眼睛毫无反应,一直呆滞地暴露在外面,那这只螃蟹大概率已经不新鲜了,其身体机能可能已经出现了问题。
四、查看腹部
腹部颜色:小心翻开螃蟹的腹部,这就像打开一个神秘的小盒子。新鲜螃蟹的腹部颜色纯净,多为白色或淡黄色,洁白如雪或者淡黄如纱,没有任何杂色或斑点。这是因为螃蟹生活在相对清洁的水环境中,其腹部没有受到污染和病菌的侵害。一旦腹部颜色发生变化,比如出现黑斑、黄斑或者颜色发暗,那就意味着螃蟹可能已经受到了细菌感染,或者在不卫生的环境中生存过一段时间。
腹部饱满度:腹部饱满的螃蟹就像一个装满货物的袋子,里面全是鲜嫩的肉质。用手轻轻按压螃蟹腹部,能感受到明显的充实感。这说明螃蟹在生长过程中摄取了充足的食物,体内积累了丰富的营养,肉质自然肥美。相反,腹部瘪瘪的螃蟹,说明其生长状况不佳,或者在捕捞后存放时间过长,肉质已经消耗,食用价值不高。
五、嗅闻气味
将螃蟹凑近鼻子,轻轻嗅一嗅,新鲜的螃蟹会散发出一种淡淡的海洋气息,就像站在海边闻到的那种清新的海风味道,这种气味是螃蟹原本生活环境的独特印记。如果闻到的是一股刺鼻的异味、臭味,那就千万不要购买。异味的出现表明螃蟹已经开始变质,体内的蛋白质等物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产生了有臭味的物质,食用这样的螃蟹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六、把握季节
不同种类的螃蟹就像有着自己独特的生物钟,在不同季节达到肉质的巅峰状态。例如,梭子蟹在秋季最为肥美。秋季的梭子蟹,经过了春夏两季的生长和觅食,积累了大量的营养物质,蟹肉鲜嫩多汁,蟹黄或蟹膏也十分饱满。而大闸蟹则在秋季和初冬最为美味,这个时候的大闸蟹,肉质紧实,蟹黄如金,蟹膏似玉,口感绝佳。了解螃蟹的最佳食用季节,能让我们在合适的时间品尝到最美味的螃蟹。
七、区分公母
公蟹和母蟹在口感和风味上各有千秋,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选择。母蟹的魅力在于那满满的蟹黄,蟹黄就像一颗璀璨的宝石,色泽金黄,味道浓郁醇厚。在烹饪过程中,蟹黄会变得更加浓稠,香气四溢,无论是清蒸还是做成蟹黄汤包等美食,都令人回味无穷。公蟹则以蟹膏为特色,蟹膏如同洁白的美玉,质地细腻,口感绵密,吃起来有一种独特的爽滑感。
通过以上多个方面细致入微的观察和判断,你就能够在众多螃蟹中挑选出新鲜、肉质鲜美的那一只。
吃螃蟹的方法
1. 腰圆锤:用锤子在蟹背壳的边缘来回轻轻敲打,将蟹壳敲松,方便掀盖。
2. 长柄斧:掀开背壳和肚脐,摘除蟹盖。
3. 长柄勺:刮下膏或黄,用勺一口一口送入嘴中。
4. 签子:剔蟹肚的蟹肉,或捅出、钩出蟹腿肉。
5. 镊子:剔除蟹鳃,就是白色的厚片,还有就是盖上连骨的蟹胃,鳃和胃都是极寒的东西,不能食用。
6. 剪刀:剪下蟹腿、蟹螯。
7. 盆:盛放蟹盖。
8. 剔凳:它的性质就是一块铁砧板,打开蟹螯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把蟹螯垫在剔凳上,用小锤砸开。
螃蟹不能和以下食物一起吃:
一、水果类
1. 柿子:螃蟹和柿子都是寒性食物,同时食用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如腹痛、腹泻等。这是因为柿子中含有大量的鞣酸,而螃蟹富含蛋白质,鞣酸与蛋白质结合会形成不易消化的沉淀物,影响肠胃消化功能。
2. 葡萄:葡萄中含有鞣酸,与螃蟹一起食用可能会产生类似与柿子和螃蟹同食的不良反应。
3. 石榴:石榴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鞣酸,与螃蟹同食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腹痛等症状。
二、蔬菜类
1. 茄子:茄子性凉,与螃蟹同食可能会使肠胃受寒,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症状。尤其是脾胃虚寒的人更应避免同时食用。
2. 香瓜:香瓜性寒,与螃蟹一起吃可能会损伤肠胃,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
三、饮品类
1. 浓茶:浓茶中含有较多的鞣酸,与螃蟹中的蛋白质结合后会影响蛋白质的吸收,还可能引起肠胃不适。
2. 冷饮:螃蟹本身性寒,再与冷饮一起食用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容易导致腹痛、腹泻等症状。
四、其他类
1. 花生:花生脂肪含量较高,与螃蟹一起食用可能会导致肠胃不适,尤其是对于肠胃功能较弱的人来说,更应避免同时食用。
2. 泥鳅:泥鳅性温,与螃蟹的寒性相反,两者一起食用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3. 蜂蜜:蜂蜜有润肠通便的作用,而螃蟹性寒,同时食用可能会引起腹泻等肠胃不适症状。
在食用螃蟹时,应注意避免与上述食物搭配,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同时,对于体质虚寒、肠胃功能较弱的人,应适量食用螃蟹,以免引起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