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厦门3月31日电(记者崔佳)"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国际论坛30日在福建厦门开幕。论坛举办前,"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和主席、副主席、秘书长。
据介绍,组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是加强"一带一路"法治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的务实举措。联盟由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的律师、仲裁、商事调解等领域的行业协会、法律机构及个人等组成,是法治领域首个以"一带一路"命名的国际性专业组织,将有效汇聚律师、仲裁、商事调解等全链条法律服务资源,为共建国家经贸人文往来提供优质法律服务,更好服务保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稳致远。
"一带一路"法律服务联盟主席王俊峰周一在论坛发言时表示随着国际经贸往来和跨境投资的不断增加,法律服务在"一带一路"中的需求越来越多。目前,中国律师事务所已在37个国家和地区设立207家分支机构,其中在相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73家
"新成立的联盟旨在帮助企业高效化解跨境纠纷,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该组织将整合"一带一路"参与国家和地区律师、仲裁、商事调解等全链条法律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专业团队、组织保障和多元法律平台。"王俊峰说。
国际商事仲裁机构联合会主席伊斯梅尔·西里木指出,"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以来,已发展成为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贸易便利化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框架。"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不仅依赖资金投入,更需要健全的法律框架和法治保障,因为项目合作中的商业纠纷难以避免。
""一带一路"项目涉及复杂的跨国交易,需要协调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法律差异。因参与国家法律体系各不相同,在合同执行、知识产权保护和合规管理方面存在挑战。法律从业者需通过制定符合当地法规和国际标准的协议来弥合这些差距。"西里木表示。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长高子程表示,当前参与企业和公民面临的跨境法律问题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环境保护以及涉外投融资等领域。
来源:chinadail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