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日,越南援引越军少将黎马良讲话: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如果中国军队在3月5日不宣布撤军,越南将派出第312师部署机动部队投入战斗,到时候将会成建制“消灭”中国在谅山的主力部队。黎马良凭什么如此“自信”,难道仅仅因为越军312师的“能力”?
一、越南312师的“战斗力”
1978年底,越南时任领导人黎笋在军委会上放下狠话:
“越南的战略思想是进攻的思想!”
越南已经将矛头对准了中国,扩张行动也充分表现出来。据悉,仅1977年、1978年两年时间里,越南在陆地和海上就驱逐华人华侨约20余万人。
1978年,越南陆军开始扩大军备,从原来的25个师扩大到28个师,组建4个军部。与此同时,越南空军也由2个团扩建为4个航空兵师,整体正规军总兵力达100-120万。
随着中国政府表明立场,决定自卫反击“惩戒”越南这个白眼狼。越军国防部就做好了应战准备。
其中越军第1军区部署11个师9个旅,成两线配置。第一线为高平、谅山、广宁省等地,部署越军6个师另6个团,它们分别为325B师、338师、第3师、473师、304师、346师,另外还有越军43团、244团、576团、49团等,加上地方部队,总兵力达到80000余人。
第二线部署主要集中在河北省和北太省地区,部署兵力为5个师另3个团,分别为312师、431师、327师、329师、242海岛守备师等,总兵力达60000余人。
除此之外,越军第二军区部署第345师、316师、316A师、344师等,总兵力约55000人。
越南这些步兵师战斗力参差不齐,有的是越南精锐主力师,有的则是地方守备部队。那么,这些军队如何区分他们的战斗力呢?
越南军队作战主力,一般以字母A、B来进行区分,其中越南陆军拥有6大精锐主力师,分别为308师、312师、304师、316师、320师、325师。而316师主力又改编为316A师和316B师,单从战斗力来说,316A师明显不如316B师。
作为越军精锐主力师中最厉害的,非308师莫属,其主要任务部署在越南首都河内,是越南精锐中的精锐。而320师擅长平原作战,被称为平原师。那么,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支越南精锐部队312师,具体有什么独特之处呢?为什么会让越军误以为可以战胜中国军队?
312师成立于1950年11月初,号称越南的“常胜师”,战斗力仅次于308师的主力师,是越南军队中历史最悠久的师之一。在抗美、抗法战争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战斗经验,而且还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312师主要以山地战和游击战著称,擅长利用地形优势进行突袭,能够灵活运用游击战术分散出击,其中183团是312师的精锐部队,以山地战作战而闻名。
不过,312师在1979年中越战争中的表现,却差强人意。
二、312师预备队
1979年中越战争高平战役中,解放军121师奉命坚守扣屯三岔路口阵地,并对残余越军进行清剿。越军独立183团企图北上进行增援,但却一步也不敢轻易过河。
1979年3月5日,中国以胜利姿态向全世界宣布:
“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惩戒目的已经达到,中国军队将开始撤军回国。”
就在中国发布声明几个小时后,越军派出312师进驻纳隆以南地区,打算尾随我军来个趁其不备进行偷袭。
得知这个消息的毛余副军长十分恼火,当即决定对敌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作出决定,采取“围歼纳隆以北之敌”,再进行撤退。
显然,这个决定十分的大胆冒险,如果不能一举歼灭越军,那么我军必然会被四下围困,到时想要脱身,无疑十分困难。
为了弄清敌人的具体部署,我军侦察情报部门进行勘察,得知越军增援部队312师183团派出一个加强营的兵力在此地进行防御,加上民兵组织,约500余人在山林间活动。据悉,越军放狠话称,要紧紧咬死我军。
而此时,毛副军长却眼放精光大胆说道:
“好啊,一个加强营正好可以让我们打个六分饱,既能够打痛敌人,也能够防止我军后撤被拖住。”
在他看来,如果只是消灭敌人一两个连,根本不足以震慑越军,后面的后撤还会被敌人袭扰。如今,明面上看是我军掌握主动权,但是一旦越军反扑,对我军来说将会变成更大危机,所以兵行险招,一招制胜才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最好的办法。
我军已经想好了万全之策,最终决定,从三个步兵团中各抽调一个营,再从炮群中抽调五个营组成先锋部队,参加围攻纳隆以北敌人的战斗。
不得不说,撤军之后的战斗更加凶险。而此时,河内方面也做好了准备。
就在我国刚刚发布撤军声明不久,时任越南主席孙德胜就宣布“全国总动员令”,征召令规定,只要符合年满18周岁至45周岁的男性,以及女性,均需要参加服兵役。
另外,黎笋紧急从柬埔寨方向调回2支精锐部队,以护河内安全。一边河内惶恐不安,一边越军残余跃跃欲试。
3月6日开始,解放军41军1师部署3个步兵营对纳欢、容博、魁里地区敌人进行围困,虽然对敌人造成了重创,但是并未全歼敌人。由于包围圈薄弱,大部分敌人冲出。
不过,虽然这次围剿行动没有达成目标,但是威慑力却足够,不仅让敌人短时间内不敢组织再一次行动,而且312师只能远远看着,不敢轻举妄动一步。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三、189团望而却步
3月8日22时,50军150师一个团配合41军1师在纳隆河北岸作战,毛副军长下令:
“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不能过河,因为南岸有183团主力防守。”
在其部署下,我军指挥部直接指挥到营和449团,采取先围后打,逐山清剿的策略,要求一个敌人都不能放过的原则,必须将敌人打痛。
其中1师1团2营作为主攻营,1营1个排兵力负责穿插到17号高地,以切断敌人退路,工兵连侦察排负责对18号高地的纳隆桥进行炸毁。
3月9日,一切准备完毕,我1团2营进入敌前沿阵地,发现越军根本毫无所觉,在占据先机之下,下令向敌人开火。越军措不及防,损伤大半。
其余高地越军迅速做出反应,向我尖刀营倾泻炮火,其中2营6连被压制在公路水沟一侧。为了压制住敌人,我军指挥部下令,采取小群多路打法,集中三股火力向敌人进攻,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终于拿下敌人高地。
随着纳隆桥被炸毁,我军随后转入防御工作,直至3月10日8时,战斗结束,我军开始搜剿残敌。而此时,远在河对岸的312师183团只能眼睁睁看着我军后撤而无能为力。
然而,战后越南少将黎马良却口口声声称:
“如果中国在3月5日不撤军,越南将排除第312师部署激动部队,投入战斗,消灭中国在谅山部队。”
黎马良称,这是一场摧毁性的试验性战斗。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312师的一动不动,他声称,这是越军遵照黎笋总书记意见,保证中国部队的顺利撤退,避免给中国军队造成困难。
不得不说,中国的胜利撤军在越南人眼里,是因为自己的“威慑力”而让中国不得不“撤军”结果,这种谎言只能哄骗越南不知情的老百姓罢了。
黎马良谈到边境战争时称,是越南给中国上了一堂战场指挥课,而并非中国给了越南一次教训。
虽然在中国军队胜利撤军时,越军312师并未上前作战,但是就连王牌的316师都差点被中国军队全歼,擅长游击战的越军312师又凭什么认为能够战胜我军呢?毕竟越军的那些“本事”可都是中国这个师傅教的。
黎马良认为,中国在1979年边境战中,给越南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制造了一场灾难,并不是胜利的表现。
然而,对中国来说,任何时候领土主权问题都当仁不让,如果一个国家连自己的领土主权都无法保护,那么何谈国威军威。
黎笋集团的野心有目共睹,在中越战争问题上,不断制造“谎言”舆论,没有意识到自身的问题,这种历史的反省并不会为自己带来深刻教训。
总而言之,中国军队仅用28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并且顺利撤军回国,这样的表现不仅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军队的实力,也展现了我国的大国风范。正如中国政府所讲,我们不要越南一寸土地,但是也决不允许越南侵占我国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