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岛东南部的环岛路旁,曾厝垵如同一颗被时光雕琢的珍珠,静静诉说着渔村与现代文明的共生故事。
这个拥有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既保留着红砖古厝的质朴,又浸润着文创产业的浪漫,成为都市人向往的“中国最文艺村落”。
一、历史褶皱里的时光印记
曾厝垵由八个自然村组成,曾氏宗祠、福海宫、启明寺等古迹散落在青石板路上,斑驳的墙体刻满岁月的故事。
闽南红砖与南洋番仔楼的交融,形成独特的建筑语言:
红砖厝的燕尾脊挑起斜阳,番仔楼的拱形门窗透着西式风情,仿佛一扇扇打开的时光之门。
漫步在五街十八巷,偶遇清晨买菜的阿嬷或清扫街道的工人,恍惚间穿越回渔村慢生活。
这里更是多元信仰的熔炉:
圣妈宫的香火缭绕、基督教堂的彩色玻璃、天主教堂的尖顶,与闽南民俗信仰共同编织成一张信仰的网,包容着不同灵魂的栖息。
二、海风与艺术的交响诗
曾厝垵海滩是灵魂的栖息地。
百米长的黄金沙滩上,潮汐轻吻着细软沙粒,椰林树影间散落着帆船、冲浪板等水上玩具。
傍晚时分,夕阳将天空染成蜜桃色,与白城沙滩的轮廓连成一片,成为摄影爱好者的“伊甸园”。
若想换个视角,不妨登上83.13米长的鱼骨天桥——这座形似渔船龙骨的钢结构天桥,既是观景台,亦是百年渔村记忆的具象化表达。
文艺气息则藏在巷弄深处。
曾厝垵文创中心的手作工坊里,游客可亲手烧制陶艺;
艺术墙绘将巷墙变成流动的画廊,复古招牌与绿植藤蔓交织成天然滤镜;
教堂街的咖啡馆里,常飘出民谣与咖啡香,偶有驻唱歌手弹唱《温柔》。
三、舌尖上的闽南烟火
曾厝垵的美食地图堪称“味觉博物馆”。
叶氏肠粉的米皮薄如蝉翼,裹着鲜虾与萝卜丁,入口即化;
“蘑菇传奇”的香蒜椒盐蘑菇,外酥里嫩如童话中的魔法蘑菇;八婆婆烧仙草的冰沙甜而不腻,是消暑解渴的良方。
若想体验海鲜盛宴,村口的三家大排档(阿川、佳福缘、曾记)是必去之地,现捞现做的椒盐皮皮虾、姜母鸭令人回味无穷。
夜幕降临时,晴天间的苦艾酒与彩虹冰淇淋、黑店的电影主题深夜食堂,为夜晚注入别样浪漫。
推荐尝试芒果冰,果香与奶香在舌尖缠绵,正如这座村落的多元魅力。
四、慢生活的诗意栖居
曾厝垵的民宿是“住在风景里”的最佳诠释。
HiAir民宿的薄荷绿独栋别墅,庭院里的三角梅与凤凰木相映成趣;
鼓浪听涛民宿的海景露台,推窗可见潮汐线与帆影;
古厝改造的院落里,夜听雨打芭蕉,晨闻鸟鸣啁啾,恍若穿越至《小石潭记》的意境。
若想更贴近在地文化,可选择青年旅舍,与天南地北的旅人分享旅途故事。
五、实用攻略:让旅程更从容
- 交通:乘29路/47路/48路/49路/B11路/B2路公交直达。
- 最佳时间:春秋季(3-5月、9-10月)气候宜人,避开暑期台风季。
- 避坑指南:慎选路边流动摊贩的水果,警惕“包邮骗局”;建议货比三家购买手信。
- 特色体验:慢递明信片(时光里)、陶艺体验(艺术区工作室)、夜市民谣演出(大冰的小屋)。
结语:让时光在曾厝垵慢下来
曾厝垵的魅力,在于它让匆忙的现代人学会“浪费时光”——在咖啡馆发呆一整个下午,在沙滩上看潮汐涨落,在小巷里与猫为伴。
这里没有鼓浪屿的喧嚣,没有网红店的千篇一律,只有海风、古厝、艺术与烟火气的温柔碰撞。
正如一位游客在明信片上写道:“这里的海,不是用来征服的,而是用来相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