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高铁泗水南站位于泗水县圣水峪镇,自2019年通车运营以来,不仅串联起济宁、临沂、菏泽等鲁南经济圈多座城市,更与京沪高铁、济青高铁、青盐铁路相互交织,在山东省内形成高铁环形客运通道。泗水南站如同一个客流“磁场”,在吸纳游客走进泗水的同时,也助力泗水本土品牌走出去。


泗水赏花

激活文旅经济

暮春时节,G2029次高铁驶入泗水南站。在日照工作的孙倩带着几名同事走出车厢,手机导航直奔圣水峪镇千亩杏园。“小时候觉得漫山杏花只是寻常风景,现在朋友们都抢着来打卡。”孙倩是泗水县圣水峪镇居民,如今在日照做着出口电商的工作。在她的印象里,家乡一直是一个风景如画的美丽乡村。

“一颗颗杏树、一朵朵杏花,为儿时的我们营造了一个粉色梦幻仙境。层层叠叠的粉白的杏花花瓣十分美丽。小时候杏林面积还没这么大,不过我跟小伙伴,经常在杏树中间赛跑、捉蚂蚱。可惜的是,这么美丽的地方很少有人知道。”孙倩说,如今家乡在“泗水赏花汇”品牌带动下,知名度越来越高。尤其,随着鲁南高铁泗水南站的通车运营,不仅串联起日照、临沂、济宁等多座城市,更与京沪高铁、济青高铁、青盐铁路在山东省内形成高铁环形客运通道。

泗水南站如同一个客流磁吸场,便利着游客们到泗水的游玩之路。“我们从郑州过来,一路高铁十分顺畅。”漫步在杏园中间,游客李萌萌一家十分陶醉。她介绍,一家人先到曲阜玩了两天,准备再泗水玩一天,明天早上返程。“泗水南站就建在圣水峪镇,距离杏园很近,回郑州也十分方便。”李萌萌说。

圣水峪镇自2017年举办首届杏花节,今年已是第六届。杏花节坚持一年一主题、年年出新意,已从单纯的赏花游玩活动,演变为集生态观光、登山踏青、展销推介于一体的综合性节日,形成了每年3月千亩杏花竞相开的胜景,吸引了众多游客寻芳览胜、驻足打卡,带动了片区经济社会发展,为生态泗水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高铁速度

拓宽区域空间

其实,不只杏花节,近年来,泗水县以全域旅游为导向,突出乡村旅游发展主题,举办了桃花、梨花、杏花等六大赏花节,不断激活“花经济”,精心打造的“泗水赏花汇”旅游节事品牌,成为山东省六大乡村旅游节事品牌之一。


在星村镇百年梨园,梨农陈锋的账本记录着“花经济”带来的全新活力。2014年首届梨花节,他家仅靠摆摊卖梨增收8000元。如今通过合作社开发梨膏、梨酒、梨木工艺品,年收入大幅提升。“通过梨花节,我们的梨不仅销路不愁,更延伸的产品链,可以做成梨膏、梨酒这样的产品,让收入更有保障。”陈锋笑着说。

“花经济”火热的同时,泗水南站同样集纳着到泗水进行乡村旅游的游客。龙湾湖、万紫千红景区等一批景区、研学基地都因此受益。

“近两年,到我们这里的研学团体,除了北京、济南、上海等传统区域,横向的菏泽、郑州甚至西安的团体也多了起来。”阅湖尚儒研学基地负责人刘雪梅认为,泗水高铁南站的存在,降低了研学团体的出行成本,带动了各相关区域间文化、经济等往来和交流,为文旅市场带来了广阔空间。“去年,仅研学游加培训等闲谷共接待50万人以上,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收入。而今年的市场更为火爆,截至3月12日,客流量较往年同期增长了50%以上。”刘雪梅说。

与此同时,虎咬瓜、鲁柘砚等品牌也借助着泗水南站走出去。“虎咬瓜是泗水特色文化品牌,口感甘甜细腻。品牌研发的所有零食、糕点都是用地瓜制作的,尤其是蜜薯干经过三蒸三晒,香甜软糯,深受顾客喜爱。”虎咬瓜品牌创始人孔圆表示,“虎咬瓜先后参加了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第七届山东省农村创业大赛,名声越来越响。”

借势泗水南站,泗水的“花样经济”及乡村旅游越写越精彩。“我们将持续借助高铁势能,努力将‘泗水赏花汇’成为鲁南文旅的金字招牌。大力发展好乡村游以及泗水品牌走出去工作,实现文旅市场高质量发展。”泗水县文旅局局长刘洪刚说。

▍本文部分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来源:齐鲁晚报济宁融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