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以来,青海的气温起起伏伏,大家不禁疑惑,今年青海的春天为何迟迟不来。记者从青海省气候中心了解到,2025年2月至3月,青海省经历异常气候波动,气温偏低与阶段性干旱。尤其是3月16日至3月20日,气温较常年低3.9摄氏度,为近十年同期最低。

根据青海省气候中心监测,今年2月至3月,我省气候呈现冷空气频繁、降水前多后少的显著特征。全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0.8摄氏度。降水方面,2月至3月上旬偏多18.8%,但3月中旬后快速减少,东部农业区等地出现特重度气象干旱。

2月1日至3月27日,我省共出现6次强降温过程,其中3月1日至3月7日全省平均气温骤降7摄氏度,多地遭遇寒潮侵袭。西宁、海晏等64个气象测站出现重度寒潮,最低气温跌破零下20摄氏度的站点较常年增加30%。柴达木盆地、祁连山区气温偏低1摄氏度至2.3摄氏度,德令哈成为低温“极值点”。

频繁到来的冷空气让青海人觉得今年3月格外冷,为何气温持续偏低?青海省气候中心副高级工程师杨延华分析,这与全球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首先,北极极涡呈现双核结构,分别偏向于东、西半球的中高纬度地区,这意味着极地的冷空气在纬度较低的地方积蓄。其次,北极涛动持续负位相,相当于打开了冷空气南下的闸门。最后,欧亚中高纬呈现西高东低的形势,乌拉尔山阻塞高压东部像一条引流线,将冷空气持续不断导向青海,形成低温车轮战。

3月中下旬,我省多地出现特重度气象干旱,今年的雨水何时来?杨延华说,这与多地出现特重度气象干旱与水汽通道的双阻断机制有关。一方面,印度洋暖湿气流在西藏南部被截流向云南。另一方面,南海水汽受副热带高压影响转向广西。

青海大部处于西风带干燥气流控制下,水汽通量均较弱。即便冷空气频繁,缺乏水汽配合也难以形成有效降水,东部农业区连续无降水日数最长达55天。预计4月随着西南暖湿气流增强,干旱将有所缓解。

来源 源点新闻记者/吴梦婷|通讯员/赵海梅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