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邻外滩和豫园的古城公园是上海中心城区颇有特色的一座公园。公园东、北临人民路,西靠安仁街,南达福佑路,总面积近3.9万平方米,大致呈梯形。公园里既有绿竹猗猗、草坪茵茵等绿化造景,也有上海老城厢的城墙、护城河,以及根据历史重建的丹凤楼、“直观新宇”石牌坊等建筑。整座公园绿化茂盛,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堪称外滩附近的一块绿宝石,市民游客往来众多。
古城公园的景色很有特点。
但笔者近日在古城公园游览时
听到不少居民和游客都建议
公园的出入口设置有改进空间
古城公园门口和内部设置的大幅地图显示,公园在人民路近安仁街设有8号门、安仁街近福佑路设有5号门、福佑路近人民路设有4号门,以及公园东北角设有1号门。根据这一设置,梯形公园的每个顶点各有一个出入口,不论是市民游客进入公园观光游览,还是路人借道公园前往周边区域,都比较方便。
公园门口和内部的大地图上,标数字的出入口有1、4、5、8,分别位于四角,看起来设置很合理。
但仔细阅读地图说明和实际走访会发现,公园真正开放的只有1号门、5号门和8号门。4号门并不开放,而是与地图上没有标注的2、3、6、7号门属于内部通道,供员工通行、应急管理或垃圾清运使用。
在靠近4号门、但地图上没有标注的一个封闭出入口,笔者找到一张写着具体开放出入口的照片。
那么,居民和游客为什么希望开放4号门呢?
原因之一,在于4号门靠近公园的一个“角”,如果不开放,居民和游客进出公园要绕路,既不方便,还会人为造成拥堵。
4号门附近,是公园内的一处公共厕所,4号门门口的岗亭内有环卫工人在休息。环卫工人说,若要出入公园,最近的是1号门和5号门,距离都在200米左右。
200米看似不远,但实际情况相对复杂。
其中,从4号门到1号门,需要爬上公园内的高台,走栈道,一路上楼梯不少,对腿脚不便或携带婴儿车、大件行李的游客很不友好。
从4号门到1号门要爬楼梯、走栈道,对部分人群不友好。
从4号门到5号门虽然路面平坦,但5号门对面就是豫园售票处,这里是旅行团的常用集合地,人流比较密集。市民或游客若无特别需要,从这里进出公园,反而会让面积有限的路口显得更加拥堵。
5号门对面就是豫园,这里通常有很多团队游客、大巴,人流、车流拥挤,所以居民认为只开放5号门不合理。
周边居民鞠女士说,4号门此前是开放的。4号门外的一张告示也验证了这点。这张落款日期为2023年12月29日的告示显示,古城公园共有8个出入口,2024年2月前,由于1号门功能性改造,所以开放4、5、8号门;从2024年2月起,1号门改造完毕重新开放,而4号门因“交通组织和消防、治安需要,调整为应急通道”。
4号门围栏外的告示显示,这里曾经允许游客通行。
但鞠女士认为,开放4号门能让公园“每个角都有出入口,反而有利于人流疏导”。她还拿出手机演示,在多个主流导航软件上,都显示4号门为开放状态,可供行人通行,“现在不开放,还会误导使用导航软件的游客”。
主流导航软件均显示,4号门可供行人通行。(图源:软件截屏)
在游客眼中,开放4号门能让他们更加方便地打卡这座有特色的上海公园。
笔者看到,公园的重要景点“直观新宇”石牌坊距离4号门只有几十米。很多游客认为石牌坊是公园的大门,却发现周边没有出入口,觉得比较遗憾。
“直观新宇”石牌坊让很多游客以为是公园大门,但最近的4号门并不开放。
一名跟团旅行的澳洲游客说,他对这一充满中国特色的建筑很感兴趣,希望能近距离观察。但旅行团将人民路、福佑路路口作为集合地,石牌坊附近又没有出入口,他不能离开集合地太远,只能隔着围栏拍照“解渴”。他问笔者:“这不是大门吗?为什么不能进去呢?”
事实上,很多旅行团都将这一路口作为集合地,不少游客在石牌坊附近寻找公园进出口,都失望而归。
4号门附近也是游客集合点,很多游客因为围栏阻拦,无法入园游览。
从实地走访看,古城公园关闭4号门或与园内部分区域24小时也有关系。根据公开信息。古城公园自去年7月1日起正式实现24小时开放,出于安全等因素考虑,公园内丹凤楼高台及相连部分的栈道等于每日22时至次日5时清场封闭,而4号门恰恰位于封闭区域。
但是,公园内不全天开放的区域可以清场后封闭,那4号门有没有可能白天开放,晚上经清场后再封闭呢?笔者觉得,公园运营方不妨听一听居民和游客的声音,进一步优化公园的出入口设置,让更多人能便捷感受古城公园的美丽景色。
上观新闻·解放日报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
作者:任翀
微信编辑:安通
◢ 近期热文↓↓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