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的赣州,简直像开了挂一样,尤其是经济发展,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
根据数据显示,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940.4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其中,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3.7、1.0个百分点,经济在稳定增长的同时,增速也较为可观。
春节后复工第一天更是重磅出击,全市321个重大项目联动开工,总投资1279.06亿元,涉及新能源、数字经济、城市更新等34个领域,并且数量、投资规模和领域广度,均超过了历次的开工活动。
今年赣州的产业,比想象中的还要拼!
01
国家级项目将完工,配套不断完善
经开区作为赣州市工业发展“主战场”,这些年一直在两大事情上铆足了劲,一件是加大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另一件则是推动产业升级,吸引高层次人才落户经开区,带动区域高质量发展。
例如这段时间大火的“国家级”足球青训基地,建设进展如火如荼,预计今年6月完工,未来将会有更多重量级赛事在这里举办。
足球青训基地
经开区文化艺术中心作为拔地而起的新地标,集大剧院、体育场馆、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场馆,预计今年年底可以交付使用。
这两个项目投入使用之后,能够促进经开区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娱乐等产业繁荣,吸引更多人口往经开区聚集,提升区域知名度。
经开区文化艺术中心
近几年来,经开区全面提升道路通行能力,交通的革新犹如导火索,人们的生活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客家大道快速路、黄金大道快速路、滨江大道、飞翔大道快速路等道路齐头并进,串联起高铁新区、欧潭新城等板块,连接线全面贯通,便捷享受到板块内商业、医疗、公园等配套。
创业大桥预计2026年12月完工,建成之后,将极大的拉近经开区与蓉江新区之间的距离,提升城市功能,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生活。
欧潭立交
此外,在经开区的最南面,临近章江,拥有着滨江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美景,蟠龙公园已建成,规划有章江左岸农耕文化园、岗孜公园、章江左岸生态防护绿地等,是经开区公园含量最高的区域,生态环境较好,远离工业区,宜居属性较高。
其中,章江左岸农耕文化园项目布局包含田园观赏区、研学体验区、农田示范区等,为经开区提供一个集生态、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场所。
蟠龙公园
文清外国语学校、赣六中、蟠韵路小学、赣州第二十中学等教育资源聚集,加大力度推进龙岗路小学、幼儿园等建设,进一步完善经开区教育体系。
赣六中
随着交通变革,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重点民生工程的持续推进,经开区正逐步成为一座宜居宜业的活力之城,居民的生活品质不断提升。
02
产业蓬勃发展,带动城市走向繁荣
产业是经济的根基,经济是社会运转的保障。近年来,经开区扎实推动工业倍增升级行动,招商引资与产业建设协同发力,成效斐然。
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全省“1269”、全市“7510”和全区“6315”行动计划,形成了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稀土钨为主的新材料及高端应用等优势产业集群,聚集工业企业1300余家,获评全省产业集群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示范园区。
继续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梯次培育三年行动,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7家,总数达210家,新增省科技领军(入库)企业和瞪羚企业6家,均居全市第一。
经开区整体的“创新”和“制造”能力正在不断强化,进一步走向了世界,先后赴韩国、日本、意大利、南非、赞比亚开展经贸活动,2024年进出口总额增长44.6%,占全市的半壁江山。
今年3月21日,经开区举行2025年第二批招商引资项目集中签约,签约项目25个,签约资金41.53亿元,涉及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工业机器人、高性能碳纤维复合材料、数字能源技术等新兴领域。
04
致力培育新兴产业,以产留人
城市走向繁荣,产业走向兴旺都离不开人才的引进,近年来,经开区致力培育新兴产业,以产留人。
赣州作为劳务输出大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存在着80万人以上的缺口,为了针对这一现象,经开区创造大量就业岗位,配套人才公寓,结合人才补贴政策,如高层次人才特殊津贴、就业创业扶持、引才育才奖励等补贴,吸引本地劳动力“回流”。
据了解,赣州将新建一栋高定人才楼,位于嘉福云墅二期,预计2026年1月正式投入使用,采用精装修交付,专为赣州高层次人才打造,提供更加优质的居住环境,为经开区“抢人大战”及创新发展注入新活力。
相关内容阅读:
赣州城市动态、赣州楼市干货,尽在赣州晒房网!
赣州楼市地图,足不出户看遍赣州楼盘,赶紧领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