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金朝力程靓)4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京港澳高速杜家坎缓堵综合治理工程于3月31日完工。该工程起点为杜家坎收费站,终点为大井西桥,全长5公里,综合采用增设加速车道、拓宽瓶颈路段、调整道路进出口、优化公交车专用道等综合改造措施,全面提升路段道路通行能力。经观测,开通首日通行效果明显,早高峰期间(7—9时)拥堵路段的平均通行时间缩短21分钟,提速100%,交通量最高增加40%,实现通行速度提高、通行能力增加"双提升"。

据介绍,在宛平桥路段,增设加速车道,增量扩容打通瓶颈。本次工程通过调整中间分隔带及车道宽度、利用主路外侧检修步道等措施争取空间,在五环路、辅路(卢沟桥南路)各增加1处进入高速主路的加速车道,将该瓶颈路段由2车道调整为3车道,减少入口车辆对主路直行车辆的影响,道路系统运行更加顺畅。

在大瓦窑桥路段,新增辅路系统,解决短距离并线交织。本工程利用大瓦窑桥区三角地,下穿大瓦窑桥、张仪村路新增长450米的辅路系统,共设置2条机动车道、1条非机动车道和人行步道。原大瓦窑桥西侧入口已于3月31日封闭,车辆可以选择在原入口东侧220米处的新建入口进入高速主路,车辆并线交织距离增加了150米,也可以沿辅路继续前行约300米由既有入口进入高速主路。

在下游道路,增加车道,提升承接能力。在本次改造中,在大瓦窑桥东450米至丰体南路(大井西桥)路段,通过调整主路车道宽度、利用外侧主辅路分隔带等措施,将进京方向1.65公里主路由现况3车道拓宽至4车道,承接上游宛平桥、大瓦窑桥疏通后的交通增量。

此外,公交专用道方面,优化起点布局,减少与社会车辆交织。据悉,京港澳高速原公交专用道起点位于宛平桥东,与宛平桥区瓶颈段基本重叠,在公交专用道起点上游,公交车需由最外侧车道并线进入最内侧车道,社会车辆需切换至外侧车道,进一步加剧了该段道路拥堵程度,该处瓶颈节点是制约京港澳高速通道早高峰时段进京方向道路拥堵的直接原因。本次改造将公交专用道起点由宛平桥向杜家坎方向延长1.1公里至杜家坎收费站东侧500米。通过优化调整公交专用道起点,避免因车辆交织并线对宛平桥节点造成的干扰,提升主路通行秩序和效率。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