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多部门举行发布会介绍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有关情况。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司长牛育斌透露,各部门、各省份都将建立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综合性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凡是清单之外的项目,一律不得收费。
企业开门经营,怕的是各种巧立名目的收费。为此,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研究起草了《关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已于近日印发实施。其中的重点任务涵盖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明确要建立目录清单,守好“第一道门”。
目录清单中要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收费水平等基本信息,从而确保企业能够清晰理解每一个收费项目的具体情况,一目了然地知晓自己应缴纳的费用,有效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违规收费行为。此外,每个部门、每个省份也要建立清晰、全面的目录清单,通过政府门户网站等多种渠道向社会公开并动态更新发布,方便企业快速查询,对照清单核实收费项目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及时发现违规收费问题并向有关部门反映。
为了把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制度落实好,把清单作用发挥好,相关部门计划将全面梳理收费项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严格对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全面梳理和清理本地区、本领域涉企收费项目,确保每一个收费项目都有依据。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将督促指导各地区各部门及时向社会公开涉企收费目录清单,并同步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如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市场监管总局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局副局长韩利表示,将常态化开展整治涉企乱收费专项行动,责令收费主体将违规收费退还企业。据透露,2018年总局组建以来累计退还企业近200亿元。(记者 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