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近日,东北夫妻在江苏淮安投资 200 万开烧烤店却陷入困境的事件持续发酵,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这对东北夫妻怀揣着创业梦想,看中了淮安市颇具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毅然决然地投入 200 万在淮安开设烧烤店。本以为这是他们迈向成功的起点,却未曾料到,开业后遭遇了诸多棘手问题。餐饮店在营业高峰期隔三差五断电,这对于餐饮行业而言,是致命打击。做过餐饮生意的人都深知,电力供应是保障店铺正常运营的基础,一旦电力供应无法稳定,不仅会影响顾客用餐体验,导致客源流失,还可能对店内的食材保鲜、设备运转造成严重影响,甚至损坏设备。因此,东北夫妻怀疑是房东出于某种原因故意刁难,恶意断闸。
面对如此困境,东北夫妻满心无奈与愤懑,在网络平台含泪控诉这一遭遇,声称短短三个月就赔得血本无归,200 万的投资付诸东流。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引发轩然大波,公众对此事高度关注。毕竟,营商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地方被认为存在这样不利于投资者的情况,难免会让其他有意向的创业者望而却步,不禁让人质疑:倘若淮安的民风如此,谁还敢来此地投资创业?
鉴于事件的敏感性以及对当地营商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迅速行动起来。3 月 30 日,淮安市清江浦区市场监管局淮海分局在其官方账号发布了事件通报。通报指出,经过调查,涉事烧烤店营业期间停电的原因是用电设备超负荷运行导致跳闸,并非房东故意刁难。通报还提及,商户在离开前已与商管公司达成协议,商管公司退还了押金 4 万元及预缴电费 3650 元。
官方通报的发布并未平息这场风波,反而引发了新一轮的舆论反转。不少网友,尤其是淮安当地的网友,纷纷对东北夫妻发起指责,认为他们为了获取流量,不惜污蔑淮安,给淮安的城市形象和营商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一时间,舆论的风向似乎倒向了官方通报一方。
但东北夫妻显然不服气,他们在 3 月 31 日开启直播,对官方通报作出强硬回应。他们明确表示,从未有相关部门联系他们核实情况,进而质疑官方通报的真实性,直言:“我们没接到任何调查电话,怎么出的结果?” 此外,他们还指出通报发布时间是周末晚间(3 月 30 日),不禁让人对有关部门的工作时间安排产生疑问,难道有关部门如此敬业,周末不休息加班来处理此事?更为关键的是,该通报未加盖公章,这一细节被众多网友抓住,直指其 “缺乏公信力”。法律人士也对此进行分析,通常官方文件需遵循正式流程,无公章的声明可能存在程序瑕疵。
为了进一步说明情况,东北夫妻公布了一段录音。录音显示,在发布声明的前一个晚上大约 11 点,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姿态 “低下” 地恳求她将此事的影响降至最低,但最后却不了了之,电话被突然挂断。这段录音一经公开,再次引发网友热议。部分网友认为,从淮安方面的语气就能判断出谁对谁错;而另一些网友则持不同观点,他们觉得有关部门为了平息舆论、避免事态扩大,才会把姿态放低,并非意味着自身理亏。同时,也有网友对东北夫妻没事就录音的习惯表示诟病,认为这一行为有些不妥。
在直播中,东北夫妻满是委屈,诉苦道:“不说话不行,说了又说我说的不对,我连夜走了,就说我连夜逃了!我说再见淮安,再也不见我就是地域黑。” 他们深感自己无论如何表达,都难以摆脱被指责的困境,仿佛全身长满嘴也难以说清。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展,多次反转让公众越发困惑。部分网友支持官方结论,认为商户用电设计不合理是导致停电的主要原因。据装修人员透露,该店灯箱等设备功率过高,远超电路负荷。而且所谓的 200 万投资大部分是加盟费,有人猜测东北夫妻是因为生意不好不想干了,所以才找房东退押金。此外,他们从第一天营业就开始直播,深谙互联网套路,似乎不太可能吃亏。
支持东北夫妻的网友也提出了诸多质疑。他们认为淮安市监局的声明存在问题,一个规模不算很大的烧烤店,不太可能经常性地出现电力负荷问题。而且,这个声明过于武断,如果是电力负荷问题,是不是应该由电力部门出示相关数据来支撑?更有甚者,通过居委会的说法了解到,该商铺三年内四度易主均因电力问题,房东合同条款被指 “霸王条约”,如违约日罚 400 元、限制经营调整等,这让房东的行为存在 “钓鱼出租” 嫌疑。
一方面,东北夫妇返乡后持续直播,账号粉丝激增,这一现象也被部分网友质疑为 “利用舆论博同情”。网友还发现,其此前视频已清空,且未公开 200 万投资明细,加盟费、装修成本等数据真实性存疑。另一方面,淮安当地网友担忧事件演变为 “地域黑”,呼吁大家理性看待,强调 “营商环境不该被个案‘一棒打死’”。
如今,这起事件陷入了 “罗生门” 困境,双方各执一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正反两个阵营的网友意见不一。事件的核心争议在于,双方都在发声,却没有一方能拿出直接证据。若官方通报属实,商户需为用电规划不当承担责任;若确实是房东未履行维修义务,且停电频发直接导致客源流失,那么双方都存在疏忽。毕竟,商铺电路容量通常由物业或房东保障,而租户在装修前也应明确相关标准。虽然官方结论已公布,但程序瑕疵与当事人的质疑让真相依旧扑朔迷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