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4月1日清晨,俄乌冲突1132天

这一天,一个值得好好聊聊话题是:敏感时期,德媒突曝猛料,普京表示愿意打一场百年战争。

对此,有观点表示,这可能是舆论战,有多层意图;也有观点则认为,俄开始明牌了,颇有一股“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的架势。

那么,事情到底是怎样的呢?接下来局势又将何去何从呢?



一、引人侧目!敏感时期,外媒突曝猛料: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一场百年战争

当地时间3月31日,上观新闻称,最新!普京内部讲话曝光:愿意打一场百年战争

该媒指出,据德国《焦点》周刊网站3月30 日报道,记者法丽达·鲁斯塔莫娃和马克西姆·托夫凯洛在专报克里姆林宫消息的“法里日报”电子新闻简报中称,本月18 日,普京在与一批有影响力商界代表的闭门会谈中,谈及乌俄和平及与美俄关系。

并且,这两名记者声称采访了与会者,据悉:普京表示任何和平进程都漫长,且未保证谈判成果。他认为了解川普,能说服其按俄条件结束战争。不过,一位了解谈判情况的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说:“但普京也愿意打一场百年战争。他等待乌克兰崩溃的想法并不是那么愚蠢。”



截止目前,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和欧盟等均暂无回应或评论。

但是,很明显,这是一个颇为引人侧目的重要消息,势必引发热议。

事实,也确实如此。

就目前来看,外界似乎主要持三种看法:

第一,这可能欧媒的精心炮制的舆论战,其多层意图:毕竟,其似乎并未能直接表明普京确实说过“愿意打一场百年战争”的话,或者说有可能只是知情人士的个人理解。

第二,持负面看法:认为俄经济和人力恐怕很难支撑其长期作战,且也不符合他们的价值观。

第三,可信度较高,毕竟普京3月27日曾明确表示俄军将会彻底击溃乌军:或者说,俄已然开始明牌了,颇有一股“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和必须实现所有战略意图的架势

那么,哪种观点更有道理呢?接下来,局势又将如何发展呢?



当地时间3月27日,央视新闻:俄总统普京提议在联合国监督下在乌设立机构组织民主选举

二、冲突难以平息,前线局势或是关键突破口:以史为鉴,普京或将下令重大攻势

不得不说,自2月12日“普特通话”以来,不仅俄美加快恢复接触和谈判的步伐,而且外界也开始越发倾向认为停火在即,甚至不少人还笃定4月20日前就会达成停火协议。然而,现在来看,乌克兰问题的复杂性很可能超出很多人的预料,至少在库尔斯克战役和顿巴斯战役彻底决出胜利之前,恐怕很难达成停火,遑论结束冲突了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眼下,俄乌停火谈判似乎确实陷入死胡同——尽管停火议题出现了阶段性演变,当前焦点也已转向黑海协议与能源设施停火(不包括军事工业设施),但即使这样:仍并不顺利,主要原因是俄方多次指出乌方仍袭击俄能源设施违反承诺,而欧盟、英法等欧洲主要大国则明确表态“不承认俄罗斯对乌领土的占领,制裁解除需以俄军全面撤军为前提”



在这种背景下,普京明确表示俄军将会彻底击溃乌军似乎并不难以理解——毕竟战场上得不到的谈判桌也别想得到,但战场若是取得重大突破的话,那么谈判桌也很可能会有重大进展

有观点指出,如果普京确定明确说出“愿意打一场百年战争”的话,那么,这确实容易让人联想到:教员的名言——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据央视报道称,教员于1953年2月7日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闭幕会上讲话时表示:“时间要打多久,我讲我们不要做决定。过去是由杜鲁门,以后是由艾森豪威尔,或者是美国的将来的什么总统,由他们去决定。就是说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而更耐人寻味的是,从1953年2月7日至1953年7月27日停战协定签署日,这中间间隔了169天,并还发生了两大战役:1953年5月13日,中朝军队发起夏季反击战役。1953年7月13日,中朝军队发起金城战役,这也是抗美援朝战争的收官之战!

1953年7月27日10时,交战双方首席代表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停战协定。之后,彭德怀、金日成、克拉克也分别在协定上签字——宣告持续三年多年的朝鲜战争终于画上句号。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普京确实说了“愿意打一场百年战争”,这不仅是表明俄罗斯决意奉陪到底的坚定信念,并希望赢得完全胜利或实现特别军事行动所有目标和战略意图,而且还可能预示着俄罗斯即将开启新一轮重大攻势,进而实现以打促谈!

那么,这个说法有道理吗?接下来局势将如何发展?



三、川普突然给出惊人表态之际,乌方声称俄即将开启新攻势:普京或迎绝佳战略空窗期

当地时间3月31日,综合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川普30日分别向三个国家发出了威胁或警告。

对乌克兰——泽连斯基希望关键矿产协议,但如果这样,他会面临大麻烦。

对俄罗斯——对普京感到愤怒,并威胁对俄石油征收二级关税

对伊朗——如果美伊无法达成协议,美方将发动“前所未有的轰炸”,并还将对伊朗征收二次关税



与此同时,此前一天,据欧洲媒体报道,乌参谋部指出,俄罗斯即将对乌克兰发起重大攻势,时长约6至9个月。

而美国智库战争研究所(ISW)继续评估认为:“克里姆林宫仍然致力于其目标,即延长任何临时前线停火或永久和平协议的谈判,以便继续在战场上取得逐步进展,并为乌克兰的全面投降创造有利条件。”



此外,耐人寻味的是,最近几天,美国明显加强了在中东的军事部署,已构建强大打击体系:

美国“杜鲁门”号航母延长部署,“卡尔·文森”号4月上旬也将抵达中东地区,并且该地区还部署约62架F - 35战机。更重要的是,7架B - 2“幽灵”隐身轰炸机携钻地弹等,与10架KC - 135R加油机、7架C - 17运输机开始集结于印度洋迪戈加西亚岛——这对胡塞和伊朗构成巨大威胁





有分析指出,综合来看,俄乌冲突与中东冲突仍然具备较强的关联性——甚至不排除,接下来5月或6月,美以两国对伊朗核设施和导弹设施等发起猛烈空袭,而俄军则果断抓住这个难得的战略空档期:吹响总攻号角,以便彻底击溃乌军

——要知道,在1948年,我们也是果断抓住美苏争取欧洲的空档期,迅速发起总攻,进而一举彻底改写战局的:而同样熟悉二战历史和军事经验丰富的俄罗斯人,很可能并不会错过战略空窗期。

当然了,话说回来,客观来讲,鉴于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以及伊朗拥有较强的远程打击能力和相对完备军工体系,美国直接猛烈空袭伊朗本土的可能性较小,便可能是川普争取筹码或极限施压的策略:毕竟其中风险太大,容易导致美国再次卷入战泥潭

因此,某种程度上来讲,俄军确实需要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做好冲突可能会持续五年或八年地准备!



四、至少三大重要消息表明,普京确实有可能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了

当地时间3月31日,前线军事频道称,莫斯科将于今年春季再征召16万名俄罗斯人入伍(义务兵,不参与前线作战),征兵活动将于今年 4 月开始。

据悉,去年春季征召了15 万人,秋季则有 13.3 万人加入——俄罗斯军队规模将增至 240 万(包括义务兵、合同制等),此举标志着一项长期军事化战略。

更重要的是,北约欧洲部分(美国和土耳其不会和俄军作战)现在在部队规模上,已经无法与俄军相比——可以说,俄罗斯组建这么规模庞大的部队,显然并不是只是为了应付乌克兰战争,这更像是誓要阻止北约东扩、实现战略突围、



与此同时,法国《费加罗报》称,欧洲军方考虑据称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正在为与俄罗斯的长期对抗做准备。

而英国《金融时报》则称,俄罗斯的战争经济正在帮助振兴萧条的地区:战争创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工厂工人的工资,并向历史上贫困的城镇注入了前所未有的资金。

俄国订购武器和服装给军队,为俄罗斯工业城市的居民提供了工厂里高薪的工作。义务兵参军可获得高额奖金。2024年冬季俄罗斯的失业率降至2.4%,而2021年同期为4.3%。





此外,有媒体指出,尽管面临西方制裁,莫斯科不仅维持了石油出口,还实现了扩张

根据标准普尔全球最新数据,俄罗斯目前掌控着一支由586艘油轮组成的"影子船队"——其规模超过伊朗与委内瑞拉秘密船队总和的五倍。这支船队每日悄然运输约350万桶石油,远超其他受制裁国家的运量。

尽管面临西方制裁,莫斯科不仅维持了石油出口,还实现了扩张。其秘诀在于:通过复杂的航运网络,包括在中立水域进行海上转运。主要买家是印度和东方。这两个亚洲大国持续吸纳俄罗斯原油,使美欧制裁的预期效果大打折扣。这堪称物流与地缘政治层面的重大胜利——它在短短两年内重塑了全球能源流动格局:制裁并未阻断石油,只是改变了它们的流向。



有分析指出,综合来看,对于俄罗斯而言,长痛不如短痛,行百里者半九十,其损失这么大,显然很难接受特别军事行动半途而废——更重要的是,要拿回自己的大国地位,改善俄罗斯地缘环境,这个应该才是普京追求的最核心的东西:

但很明显,这并不容易,尽管川普现在开始明确表示乌不可能加入北约,但乌欧并没有放弃,更谈不上已经准备同意在普京倡议下签署停战协议或和平协议了.....



结语

总之,期待早日结束冲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