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叮,上课铃声响了,和往常一样,我信步走向教室……
快到教室门口时,听见嗖嗖的声音,正准备惊讶之时,忽见一男生急勿勿地跑出教室,看见我之后,结结巴巴地“老师,有人打架。”转身钻进教室之际,又回过头来紧促道:“老师,他们在打架。”
随着咚的一声,只听见玻璃破碎的声音传来。
我快步走向教室,只见孩子们正在收拾桌子,正在扫地,一如既往地做些琐碎的杂事。恰如一场打架之后收拾残余之架式。
细问之下,得知是小张、小覃、另一小覃。
“发生纠纷的三人,教室外站着去冷静一下。”随着一声令下,紧接着,他们三人便去了教室外面,而我留在了教室询问了一下整个过程。了解了情况之后,我便布置了孩子们的学习任务,之后踏出了教室。
看着他们各自的表情,小张整个还陷入在义愤填膺的状态,而另一小覃则紧咬嘴唇,满眼婆娑。小覃呢,相对来说显得格外平静…
细细观察之后,发现小张的嘴唇之上有一个小小的红色伤口,不知道的可能以为是嘴唇皲裂了。其他两人看起来没有受伤。我便开口道:“除 了小张嘴巴上有伤外,还有其他人受伤吗?”“没有了”他们异口同声道。
“小张需要到医务室去看一下吗?”“不用,没有多大个事儿。”
停顿之后,我开始娓娓道来:“我现在需要你们自己叙述一遍事情经过、讲述自己的诉求。一个同学发言同时,其他同学不能发言。发言过程中可以发表自己的委屈,发表事情的详细经过。”
于是, 他们开始从自己的角度叙述起事情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小张上一节课比较困,于是好不容易趁课间时间趴在自己桌上补觉。小覃呢,由于平时与小张比较要好,便起了淘气之心,围绕着小张不停止地说话,挠痒痒。此时,容易冲动的小张特别恼火,在自己好言警告之后,效果不佳,控制不住便动起手来,推了小覃一把,小覃不甘被推,反手一掌打在小张嘴巴上。小张自然不甘示弱地和小覃扭打在一起,不觉得推翻了另一小覃的课桌。在众人劝阻之下,小张和小覃停了下来,小张努力气未消地拿起水杯扔在了地上,另一小覃见自己的水杯随随便便、不问青红皂白地被人摔破,觉得受到了欺辱,于是不文明地语言便脱口而出。正巧没处泄火的小张便动手打起另一小覃来…
了解了各自的诉求之后,三人的表情恢复了些许正常。于是,我让他们回到我办公室冷静冷静。
返回进了教室之后,我打断了孩子们:“大家是这件事的目击者,谈谈这件事的罪魁祸首是什么?”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起来,“我认为是先动手的那一个”,“我觉得冲动是魔鬼”等等。当大家聊完之后,我便再次详细地还原整个事实的经过,孩子们点点头,原来罪魁祸首是小覃,淘气造成了两件事情。紧接着,我又给大家讲述了历年淘气引起了许多安全事故,那些惨痛的事实摆在眼前,孩子们被震撼了。
下课后,我进了办公室。发现此时的三人,已完全平静了下来。于是我便给他们分析各自的不足之处,以及事情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当他们互相认识错误表示改正的时候,我也感到了欣慰起来。最后这件事在三人的握手言和中宣告结束了。
处于青春期的男生,空易冲动,也很顽皮淘气,有时候不免造成各自的不理解,不理智。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在这个容易冲动的时期加以疏导,加以劝导,相信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作者:吕道德(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职业教育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