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网·甲秀新闻讯 3月31日,在清明节来临之际,中共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与贵阳市新世界学校共同开展了一场“行走中的思政课”。140余名师生走进白云革命烈士陵园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全国红色“五好”讲解员——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讲解员朱紫意作了“以青春热血 浇铸英雄的黎明”为主题的宣讲,通过沉浸式仪式教育,带领师生在实践体验中坚定理想信念。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活动正式启动。“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山河,都曾浸染过英雄的热血。历史永远记得:他们用生命诠释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信仰,而今天的我们,正是他们用青春守护的未来!”朱紫意用一堂生动的思政课,通过贵州籍革命先烈林青、排雷战士杜富国等人物事迹,串联起了从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到砥砺奋进的新时代,始终在中华大地薪火相传的英雄精神。
时间淹没众生,唯有英雄永存。在敬献花篮环节,学生代表们将饱含爱国深情的树叶书签融入花束,庄重敬献,以默哀寄托对英烈的深切缅怀。随后,全体师生瞻仰纪念碑,学生代表激情朗诵《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用信念坚定的少年担当诵出对祖国最深情的告白。
该校党总支副书记艾菲表示,在纪念碑前,五星红旗见证着这抹红是遵义会议的火种染就、娄山关的鲜血浸透。当我们献上写满誓言的“爱国树叶”,既是在与革命先烈进行跨越时空的青春对话,更是对“强国复兴有我”的庄严承诺。艾菲呼吁:身处“两个百年”交汇点的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们,当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志气传承红色基因,用课堂专注的目光续写历史、用操场拼搏的汗水致敬英烈、用创新实践的担当交出答卷,以奋斗之姿建设青春中国,让信仰之火在新时代永续相传。
英雄之魂,国家之根。百年来,在贵阳这片土地上,无数英勇的革命先烈,他们坚定的信仰和宝贵的生命,铸就了今日的锦绣河山与宁静岁月。只要我们记得,英烈们就“活着”,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向前,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贵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供稿 吕京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