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至28日,由西安市研究型医院学会主办、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承办的“西安市研究型医院学会精神卫生与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会议”以线下形式在西安圆满举行。
来自省内外精神卫生领域的专家、学者及医疗机构代表共180余人参会,共同见证专委会的诞生,推动了精神卫生和精神医学前沿领域的学术交流。
共同践行专委会“推动临床与科研深度融合、加速医学成果转化、促进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的宗旨,辉映着大会的主题:汇聚智慧,共筑精神心理健康未来。共同见证专委会的诞生,推动了精神卫生和精神医学前沿领域的学术交流。
本次成立大会的主持人由西安市研究型医院学会常务副秘书长杨涛担任,现场宣读了《关于同意成立精神卫生与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的批复文件》,并公布了第一届委员名单。筹备组负责人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妇女心理卫生一科主任蔺华利以“破土而出”的萌芽形象开篇,栩栩如生,娓娓道来,详细汇报了专委会的筹备工作。她表示,专委会的成立将致力于推动学术研究创新、医疗服务提升、人才队伍培养、科学知识普及和学术交流合作各方面,为陕西省精神卫生事业的科研创新发展开枝散叶。
大会严格遵循学会选举程序,通过民主表决产生了第一届常务委员会。经投票,蔺华利主任当选为主任委员,范朝鹏、何宏、雷莹、刘飞虎、鲁晓波、乔向阳、苏倩、孙彦、田玉梅、王渭华、王莹、杨世武、张瑞国、周莉娜等14名专家(排名按姓氏首字母先后顺序)当选为副主任委员。
会议同时提名周洪海、田秘分别担任专委会秘书长和副秘书长。随后,进行了授牌与颁发证书仪式。
新晋主任委员蔺华利主任在表态发言中表示,专委会将将于业内同仁携手联动,致力于搭建学术平台、促进科研协作、提升诊疗水平,为陕西省精神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西安市研究型医院学会黄兴隆会长在致辞中强调:“专委会要发挥桥梁作用,整合多方资源,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在精神卫生领域的落实。”
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院长钱露在致辞中,结合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目前发展趋势,向专委会的工作提出了期望,在支持专委会工作的同时,要求专委会坚持学术引领,推动学科发展;加强与各方的沟通协作,促进资源共享;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专业水平;关注社会需求,服务人民群众,以专委会成立为契机,携手并进,开拓创新,共同推动我省精神卫生事业的进步。
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沈滨强调,专委会的成立,将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搭建起一个科研创新、学术交流、技术合作、资源共享的广阔平台。共同探讨精神医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凝聚行业共识,积极推动精神卫生事业的精细化发展,为更多百姓身心健康谋福祉。
成立大会结束后,现场举行了全体合影。随后,会议进入精彩的学术交流环节,本环节设精神医学与心理治疗两大专场,汇聚国内顶尖专家,围绕前沿进展与临床实践展开深入交流。
精神医学专场:聚焦科研创新
新乡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的杨世昌教授分享了脑肠轴研究在精神疾病诊疗中的新发现;西京医院王化宁教授展示了人工智能在精神疾病预测中的应用前景;贾杰教授则对抗抑郁药物临床使用规范进行了权威解读;交大一附院王崴教授详细讲解了精神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和处理;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张辉教授则对《忧郁/快感缺失型抑郁症临床评估与诊治指导建议》进行详细解读。
心理治疗专场:注重实践应用
南京脑科医院王纯教授系统介绍了DBT疗法在中国的本土化应用成果;广安门医院王健教授创新性提出融合传统养生功法的"中医知行疗法";陕西省人民医院孙彦教授生动演示了DBT在医护团队建设中的实际应用;陕西省精神卫生中心·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治疗师宁雅童通过案例督导展示CBT核心技术。
最后,大会主席蔺华利教授压轴出场,系统阐述心身相关障碍的最新进展。
本次学术会议共呈现10场高质量报告,吸引180余人次参与互动。专家报告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价值,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学术的饕餮盛宴。委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大会形式流畅,精彩纷呈,内容丰富,既有深度又有广度,非常受益。专委会也将继续搭建此类交流平台,推动学科创新发展,更好地满足大众的心理健康需求。
西安市研究型医院学会精神卫生与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提升陕西省精神卫生与精神医学领域的科研创新水平,着力为精神卫生从业者打造学术交流、资源共享的学术平台,从而为广大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也为西北乃至全国精神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