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5平方米小店到53家门店

下午3时许,记者来到莱西市水集街道上海中路,夏格庄蒜香鸡总店就位于这条路上。虽未到饭点,店里陆陆续续已有顾客前来购买。创始人张为连告诉记者,今年过年的时候,店门口都排长队。

一走进店里,空气中飘着一股蒜香和烤鸡香混杂的独特香味。一进门的最右侧摆放着蒜香鸡整鸡,依次往左还有鸡爪、鸡胗等副产品。走到结账处,还有火烧等主食。


张为连将鸡爪、鸡胗等做成副产品

“目前我们把这一只鸡从养殖、加工屠宰、冷链配送,再到店里的烤制销售,做成全产业链。我还把鸡爪、鸡胗、鸡心、鸡肝这些做成了一些特色口味的副产品,这样比单卖一只鸡销售额能提升15%。”张为连介绍,他还把日庄火烧等莱西特色小吃引入店中,仅上海路这一家门店,一天就能帮助日庄火烧卖出4000元左右。


夏格庄蒜香鸡的烤制过程

不一会时间,一盘鸡就销售一空,两位工作人员又抬上一盘刚烤出炉的蒜香鸡。记者跟随张为连来到后厨,几个1米多高的大铁炉正在“运转”。炉底燃烧着火苗,炉口处围着一圈铁杆,鸡就这样用钩子挂在杆上,烤至焦糖色即可出炉。

“其实一开始我们的店不在这。”在最初做蒜香鸡单品店时,张为连在靠近市场的地方租了一间15平方米的小店,位置也是在上海路。当时市场的人流量大,他的小店也从第一年年底开始忙了起来。


可就在要盈利之时,张为连却想关掉这个门店,到离市场更远的地方去再租一处。这个决定,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干了不到一年,那家店的地方太小了。正好我看到这边有房子出租,但在当时这个位置还比较偏,没什么人流。我要往这搬的时候,家里人都不同意。我却觉得这个地方好,因为以后开车来买鸡的人肯定会越来越多,这里停车、走车很方便,而原来的地方将来肯定会很拥堵。”

刚搬过来时,晚上这边的路灯都不亮,张为连顶着压力,租下了这边两间店和前面的院子。而这一把赌注,让张为连押对了。他当时租下的地方,正是记者眼前的夏格庄蒜香鸡总店,而现在的情况也正如他预判的那般,车来车往。


顾客络绎不绝

如今,夏格庄蒜香鸡在青岛和烟台一共开设了53家门店,日均销售总量2000只,一年超70万只。去年中秋假期,仅莱阳区域的几家门店销售额就达到60万元。

初中毕业去学厨师,从刷碗工做起

“我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了,你可能想不到我以前是个厨子。”张为连笑说。

烤鸡这门手艺,是从张为连爷爷的爷爷手里传承下来的,到他已经是第五代。印象中,小时候父亲总是自己烤了鸡拉到集上去卖,小小年纪的他也帮着父母打打下手,洗鸡腌鸡、烧火看炉,父亲觉得他在这方面颇有天赋。

1999年初中毕业,17岁的张为连走上了餐饮这条路,从一名普通的刷碗工做起。“初中毕业以后我就到青岛的江苏路一家饭店开始学厨师,最早干的是刷盘子、刷碗。我记得每天从早晨5:30开始忙到晚上10:30,一直刷盘子,一天刷两三千个盘子和碗,到周末和节假日还得翻倍,手泡得都不像样了。干这个活累得受不了,还得一直弓着腰,稍微刷慢点就不赶趟了。”

在家里父母脏活累活都不舍得让张为连干,可是只身在外,吃的苦受的罪张为连都只能嚼碎了往肚子里咽。数不清的深夜,张为连都想念父母做的饭菜,想念家的味道。

不记得在那边待了多长时间,张为连最终还是回到了老家,在火锅店跟人学徒打杂。

而这样平淡的生活注定不是他的归宿。“我以前学的都是小店里的家常炒菜,稍高端的菜系我都不会,我想到大酒店去学正规一点的厨师。”

2003年年底,张为连再一次离开家乡,到潍坊最大的酒店学习厨师。这条路线怎么走,他现在还记得一清二楚。“我要从老家的村里搭摩托车到镇上,到夏格庄镇上再坐客车到莱西汽车站,坐汽车到潍坊,再从潍坊的车站坐公务车到酒店。”

这一年过年,作为离家较远的员工,他把回家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当时酒店要求员工报名留下做年夜饭,本地的都离家近,他们都想回家。我离家远,又觉得第一年来,要不我就不回了,过完年再回。”

等到大年三十那天张为连忙完从酒店后门出来,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的眼泪就忍不住了。”那时候用的是小灵通,上班不准拿手机,只能等到下班给家里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从家到工作地坐车就需要整整一天,来回就得两天。张为连一个月只有两天假期,他就连着上两个月再一起休。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凉菜、烧腊等等,张为连都已经掌握。两年的时间他学成归来,在莱西一个中型酒店里边做大厨,工资也从八九百元以下涨到了1400元。

将祖传烤鸡改造成蒜香鸡,带动周边400多人就业

2007年,张为连开始自己出来干,在夏格庄镇上开了一个小夫妻店,把自己学来的手艺做成一道道特色菜。

当时饭店里总共6个房间加3个小桌,不到饭点就全部订满。张为连想,就算顾客吃完立马再来一桌,饭店里也盛不下多少客人。他便想了一招——饭菜打包做外卖,要知道那时候美团等外卖平台都还没有。“那时候营业额一般一天能到1500元,我们有外卖以后就能卖到2500元。”


香喷喷的蒜香鸡

创业那段时间,虽然累,却也充实。“一般我忙的时候都是凌晨3:30左右起床,骑着大踏板摩托车到市场买菜,到7:30左右我买完菜顾不上吃饭就赶紧回去,每一桌都要准备好顾客要点的菜。上午忙完,中午休息两个小时又起来继续。到晚上客人都走了,我和我对象就打扫房间收拾卫生,基本上每天都要干到凌晨1点。晚上就睡两三个小时,第二天继续。那时候连轴转也感觉特别充实。”

也是在开饭店期间,张为连想着把祖上的烤鸡手艺创新一下做成特色菜端上饭桌。“我用我以前学做蒜香大排的做法把烤鸡给改良成蒜香鸡,自己觉得味道差不多了,就开始烤,结果顾客觉着很一般,烤4只鸡卖2天都不一定卖得出去。”

经过不断地调整配比、改良口味,5年时间里张为连尝试了五六十次。终于顾客点单越来越多。到2013年2014年的时候,店里一天平均能卖30只鸡。“那时候卖38元一只,30只鸡就1000多块钱了。”

随着蒜香鸡越来越火爆,他也想着把蒜香鸡单独拎出来做一家单品店。于是在2014年张为连租下了上海路那家15平方米的小店。

到目前为止,夏格庄蒜香鸡拥有员工110名,还带动周边400多人就业。“我们有20多个养殖基地,我们提供鸡苗给养殖户,他们的年均收入能够增加四五万块钱。还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是两个门店的店长,前些天和我说,自己用这些年赚的钱买了辆奔驰GLE二手车,虽然说不是大富大贵,但是能够带着大家改善下生活,其实挺有成就感的。”张为连说。

下一步张为连还想组建电商部,把夏格庄蒜香鸡发往全国。今年,他还打算在北京开设门店,让青岛莱西的夏格庄蒜香鸡走进京城,走向全国。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