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邢晓婧 刘 欣
在中印建交75周年这一时间节点上,回顾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合作前景尤为重要。中国驻印度大使徐飞洪日前在接受《环球时报》专访时表示,两国关系虽经历风雨起伏,但总体保持向前发展势头,友好交流合作始终是主流。在金砖、上合组织等多边框架下,中印之间的合作展现出独特优势。
环球时报:今年是中印建交75周年,您如何评价当前的中印关系?
徐飞洪:印度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同新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纵览中印建交75年来的关系史,不难发现,两国关系虽经历风雨起伏,但总体保持向前发展势头,友好交流合作始终是主流。正如中国领导人指出,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印都应该是和谐相处的好邻居、携手前行的好伙伴。
环球时报:当前,两国贸易额持续增长,中印应如何进一步深化经贸互利合作?中国正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您认为中国式现代化会给两国带来哪些机遇?
徐飞洪:中印都处在各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发展是中印两国最大的“公约数”。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印度也提出“2047发达印度”愿景。我们愿与印方做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加强发展战略对接,相互成就,共同发展。
环球时报:双方同意恢复中国内地和印度间直航航班,并为两国人员往来和互派记者提供便利。目前进展情况如何?
徐飞洪:今年年初举行的中印副外长/外秘级对话期间,双方同意恢复中国内地和印度间直航航班,并采取措施,为两国人员往来和互派记者提供便利。目前双方主管部门正就恢复直航、互派记者等问题密集沟通,商讨具体方案。我们衷心希望印方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上述事项早日取得可视化进展,提升两国人员往来与合作水平。
环球时报:为纪念中印建交75周年,两国同意开展媒体和智库交流、二轨对话及其他人文交流等活动。您能否介绍一下具体安排,怎样看待人文交流在两国关系中所发挥的作用?
徐飞洪:中方积极致力于促进中印人文交流。去年中国驻印度使领馆共向印公民核发赴华签证28万件。今年第一季度核发赴华签证大约7万件,同比增长约15%。不久前,中国驻印度使馆同印度青年领袖联合会成功举办第三届中印青年对话,开启了纪念中印建交75周年系列活动。根据中印副外长/外秘级对话达成的共识,今年中印还将开展一系列媒体、智库、青年等交流活动,相信会在两国人民心中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和情感共鸣,推动更多有识之士投身中印友好事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