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腿部负伤的王怀文等四名我军伤员,在龙首堡一带的深山中艰难跋涉。由于当地处于敌人的掌控之中,又有敌人骑兵不断的四处搜查,导致我军的这四名失散战士只能昼伏夜出,在天寒地冻中寻找生路。



深山破庙

期间,王怀文多次让战友将自己放下来,毕竟四人虽然都是伤员,但只有他是腿部中弹,需要三名战友轮流搀扶或者背着前行。王怀文认为自己拖累了战友们,希望他们将自己放下来,这样活下来的机会也能大一些。

然而,就在不久前,三名战友与孤身一人的王怀文相遇,四人经历了几次生死,最终全都化险为夷。虽然此前他们三人与王怀文不认识,但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早已经将王怀文视为同生共死的战友,坚决不肯丢下他不管。

四人就这样艰难前行,终于在渡过黑河以后,发现深山中的一束光亮。这处光亮来自深山密林中,几个人走近一看,发现这人迹罕至的深山中竟然有一处庙宇。四个人惊喜的同时也很担忧,毕竟自古以来就有“宁宿荒坟,不住古庙”的说法,因为兵荒马乱的年代经常有劫匪在庙里居住,或者庙里的人会有害人之心。



但此时四人已经穷途末路,若不进庙休息补给一番,恐怕继续走下去也难以活命。于是,此前在军中担任排长的王怀文果断决定,硬着头皮也要进庙。几个人进庙以后,发现这座庙十分破旧,香火也明显不多。

挥泪离别

正观察之间,突然听见一声大喝,随后一个持剑的道士身影窜了出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情况,双方全都紧张起来,王怀文更是直接从身上的两枚手榴弹中掏出一枚,随时准备引爆。等众人互相看清了情况以后,紧张的氛围反而缓解下来,原来对方是住在这座庙里的老道士。

王怀文谎称四人是商队,要借宿古庙一夜,结果老道士却直接道破了四人的红军身份。一名红军战士见状,从怀里取出一块大洋,给老道士当借宿费。其余两名战士纷纷开口相求,老道士这才放下手中的武器,去做了一顿玉米糁子和山药混合一起的粥。



王怀文等四人虽然很饿了,但王怀文却迟迟没动筷子,反而笑着邀请老道士一起吃。老道士虽然久居庙里,但也明白王怀文的意思,直接坐下开始吃起来。王怀文等人见状,纷纷拿起筷子大口吃了起来,五个人大笑起来。

王怀文当时只有17岁,却是一名久经战阵的老兵,算上这次负伤,王怀文身上已经九次负伤,这也是他为什么能够如此年轻就当上排长的原因。老道士名叫徐合德,10岁就在这座庙里生活,如今已经51岁,大半辈子都在这里度过。

徐合德自然知晓世道不太平,所以也不打算下山了,就想在这座庙里安度一生。但王怀文却有另外一番打算,他不想继续拖累三名战友了,便决定留在庙里养伤,让三名战友先走。三名战友得知王怀文的决定,四人临别前抱头痛哭,毕竟此次分别以后,三名战友前途未卜,王怀文这个外地口音的人留下来,随时可能被敌人发现,这也是王怀文一直留着两枚手榴弹在身边的原因。



三名战士走后,王怀文的生死基本就捏在了老道士的手里。一来,徐合德若有害人之心,随时可以去通知当地的马匪邀功;二来,徐合德若见死不救,以王怀文当时的伤情来看,也绝对无法活太久。

幸运的是,徐合德是一个善良之人,最终决定将王怀文带到附近的一个隐蔽山洞内养伤。徐合德如此决定,确实是为了王怀文着想,毕竟这座破庙虽然来的人少,但只要有一人发现端倪,徐合德和张怀文恐怕都活不了。

绝不扔掉手榴弹

而且,徐合德当时也不是随便找一个山洞,而是将张怀文送进了三清洞。该洞存在了不知道多少年,里面被收拾得很干净,不知为何就连蚊虫和野兽都很少出现。但徐合德对张怀文提了一个要求,让他将身上的手榴弹扔了,想活命就不要带在身上。



徐合德的想法是,万一张怀文被敌人发现以后,在身上搜出手榴弹来必死无疑。若搜不到手榴弹,徐合德还可以从中周旋一番,没准能救下张怀文的命。但张怀文却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早已经做好了与敌人同归于尽的打算,若有朝一日被敌人发现,他宁死不降!

说到底,张怀文对这位素未谋面的老道士还是有些防备之心。但此后发生的一件事,却让张怀文满怀愧疚之心,对徐合德的信任明显提升。原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张怀文的伤口开始化脓,张怀文随之开始发烧,生命垂危。

当时就连部队都缺医少药,张怀文这种情况根本无法请大夫治疗,老道士最终只能尝试用土办法为他治疗。老道士每日坚持替他清理伤口,整整持续了半个月的时间,张怀文终于退烧了,老道士成了张怀文的救命恩人,张怀文自然也就对老道士再也没了防备之心。

此后,两人的交流逐渐多了起来。老道士给张怀文讲道家的理念,张怀文则给老道士讲革命的精神,令久居深山的老道士双眼发亮。张怀文身体恢复差不多以后,就被老道士带回了庙里,给他打扮成自己身边的道童,平日里闭口不言,避免漏了怯。



随着国共合作开始以后,张怀文的危机降低了不少,老道士给了张怀文一些盘缠,让他下山去了。结果,张怀文没走多远,就遭遇了一股当地的土匪恶霸,身上的盘缠被抢劫一空。在庙里见过张怀文的好心人发现以后,将他又送回了庙里,张怀文深知自己难以离开此地,便接受了老道士的劝告,决定在庙里等战局平稳。

转眼间,时间来到了1949年,解放军解放了这一带。张怀文见到解放军倍感激动,取出一身随身携带的两颗手榴弹证明身份。张怀文说出了自己的经历,令解放军战士们吃惊万分,赶紧将他的情况上报。

张怀文此后被安排在龙渠乡农场工作,还享受流落红军的待遇。因为张怀文在作战期间多次负伤,同时享受一级革命伤残军人待遇。尽管张怀文的待遇好起来了,却始终没忘记老道士徐合德的恩情,经常去庙里看望他,给他送食物,在老道士死后又亲自为他料理后事,替他送终。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