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9时,南京市雨花台区邓府山村小区里,车流量早高峰刚刚结束,不到1小时,又陆续有车辆开进小区。清一色新能源车车主们目的明确,进门直奔小区的充电桩车位。
田伟荣是其中之一。停车、扫码,伴随滴的一声,他给自己的网约车冲上了电。“这会早高峰刚过,这里是快充,约半小时就能充满。”他是邓府山村小区充电桩车位的常客,早高峰在河西跑完单,顺路就能拐到这儿充电。田伟荣有本自己的经济账:小区充电桩享受的是居民电价,上午11时到下午1时每度电费约三毛七分,算下来一次充满电加上服务费也才二十块钱,比在商场、街边充电能省近一半钱,这个时间点充电还不耽误下午继续接单。
这笔经济账社区居民算得更明白。在充电桩投入运营半年后,居民刘跃终于在去年3月决定,把开了好久的燃油车卖了,提回一辆心仪已久的新能源车。“之前没买是怕没地方充电,我们小区个人很难申请安装充电桩。”刘跃告诉记者,和很多老旧小区一样,邓府山村没有地下停车场,也没有产权车位。所有居民车辆都停在路面,先到先停。小区里没条件充电,居民每次都得在外面充好电再开回家,不仅折腾而且费钱。“商场里快充车位停车费就要五六块一小时,用的还是每度一块钱的商用电,仅城市通勤算下来换车一点都不省钱。”邻居遭遇的充电窘境让刘跃数次打消换车念头。
个人充电桩安装不了,不少新能源车主们把希望寄托在公共充电桩上。雨花台区邓府山社区不少居民建言,盼着社区推动公共充电桩建设,但社区也有自己的难处。
邓府山社区党委副书记谢杨杰坦言,老旧小区普遍车位紧张,没有固定车位,不少车位面积狭小,很难系统规划增设充电基础设施。邓府山村小区电力设施陈旧、供电容量有限,难以承受新增大量充电桩的电力需求。如果重新布线或改造现有线路,进行电力扩容,又涉及到道路开挖施工、物业产权等问题,以及因为居民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度与接受度不同,或对潜在的噪音及安全问题有顾虑等,导致居民意见难以统一。
这两年,新能源汽车一直是市场上的“消费新势力”。仅去年一年,江苏就有101.7万辆新能源汽车上牌,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69.1万辆。一方面是快速增长的新能源车市场,一方面是一批如邓府山村一般“先天不足”的老旧小区,如何破解老旧小区“桩”难题,不仅考验着城市治理者智慧,更直接关系居民幸福指数。
邓府山社区破题关键词是“合作”。2022年开始,社区党委联合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物业公司,光居民议事会就开了数十场。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多时间,经过地质专家实地勘察,最终将邓府山村小区一处山坡的坡脚整平,开发出一个可满足14辆新能源汽车同时充电的“绿能充电广场”,改造费用由国网南京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承担。充电桩电价和居民用电电价相同,大大低于市面商业充电桩执行的商业电价。
增加的车位不仅能满足充电需求,更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小区停车压力。“充电桩使用率非常高,大家也很遵守秩序,充完电都会及时把车挪走,留给有需要的新能源车主。”谢杨杰介绍,目前邓府山村小区电动汽车保有量约60辆,自充电设施投运以来,累计服务充电车次5492辆,日均充电车次42辆。
从一个老小区建设充电桩的成功样本出发,老旧小区“桩”难题的解法逐渐清晰——“统建统服”。即专业机构负责投资与运维,地方政府和供电公司政策推动,小区业主和物业出场地,多方协作建设充电设施,统一建设统一运营统一服务。
“目前由车企配送的私人充电桩大多不具备功率调配功能,但‘统建统服’让实现车网互动有了可能,特别在老旧小区里,能让有限的电力资源服务更多用户。” 国网南京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新展说,这些年,他们已有不少尝试,至今已先后在6个车位受限、电力容量紧张的老旧小区实现充电桩投运。其中还有不少创新探索。比如去年8月投运的秦淮区光华路街道四方新村“光储充一体化”智能充电站,集光伏发电、储能、汽车充电于一体,可同时为8辆新能源汽车充电。日间,光伏雨棚所发电能会优先供给车辆充电,余下电能存入储能系统,并在需求高峰时投入使用,大幅度缓解老旧小区的电力紧张。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充电桩的运营方,“统建统服”虽做的是长线生意,但同样能有收益。按照国网南京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测算,目前的项目基本能在8年内回本。更关键的是,这还能极大降低电网企业电力服务成本投入。“虚拟增容可降低60%以上电力容量,节约配网资源的同时,有效解决电力增容带来的施工开挖问题,实现多方共赢。”张新展告诉记者,今年,他们计划将此模式推广至南京20个老旧小区。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珺璐
图片 金陵微雨花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