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通道更新通知】
【疾病故事】栏目征稿通道更新啦!!
新的投稿二维码如下~
【征稿要求】
1.真实
2.集中叙写自己印象深刻的1到2件事情
3.3000字以内
试试把【疾病故事】栏目当做自己某天写下的一篇日记吧!
被误诊三年,我走了哪些弯路?
从发病到正式被确诊双相,我花了整整三年。
在发病开始一年半时间里,我不了解躯体化,我只以为自己是身体有问题,陆续去过心内科、头疼科、急诊,但都没有查出任何问题。
直到一年半后,医生推荐我查一下心理因素,让我填了焦虑抑郁相关的量表。至此,我才正式开始我的治疗。
头一次在心理科就诊,我不习惯这种靠问话的就诊方式,且我去综合医院心理科就诊人数多,大夫问诊也很不详细,当时我仅被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和焦虑状态。
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个诊断可能有误,但我已经根据医嘱吃了将近半年的抗焦虑药,这些药都没有效果。服药那段时间,我一工作就 头疼难熬,各种担心害怕的感受每天如影随形,人际关系也越来越差。
后来医生给我加了可以同时治疗焦虑抑郁的药,一开始我确实变开心了,但很快就变成了对外界没有情绪,转而出现强烈的自我攻击倾向。
那段时间也是时运不济:我与舍友的关系不和,导师因我进展缓慢的学业责备我,亲戚对我的外貌指指点点……这种环境的不适也不断加重我的病情,让我感觉不到被爱和关心,明明自己已经十分痛苦了,就这样我从轻中度抑郁转为重度。
我是什么时候意识到我可能被误诊的呢?
那都已经是在我发病的两年时间后了,心理咨询师觉得我极大可能被误诊。所以我在老师陪同下,第一次去当地的精神卫生中心看病。当时医院的医生怀疑我是精神分裂前驱期,但也不敢妄下结论,建议我去北京看病。
但我的父母当时十分抵触我吃西药,即便要去看病也是决定带我去看中医。中医大夫也不让我吃西药,就这样我停了大概半年多时间的药。
在这半年多时间,心理咨询师在每次咨询中不断催促我去就医吃药,就这样我在吃与不吃之间徘徊很久。
我害怕自己像身边人所担心得那样,因为吃药反而变得会越来越严重——之前服药一年半但治疗没有效果的体验也给我这样的暗示。
就这样,我停药了很久,但状态又不太好,就经常请假在家进行自我调整。
很多人可能觉得,请假了是不是就会轻松很多。但即使脱离了学校的环境,我还是感觉十分痛苦:没有办法开展学业,也没有办法享受各种娱乐,每天都是在家痛苦地躺着。
再次复学时,我出现明显躁狂发作被学校送医才正式确诊双相情感障碍。直到那时我才又开始重新吃药,也才真正感受到药物起作用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到现在,虽然我的症状还是会反复出现。但是总体上,我能开始学习了,自己的认知功能也一点点得到恢复。
现在回想起来,我从一开始发病到最后确诊双相,中间走了多少弯路。在这三年里,因为自己、老师、同学、父母,还有医院医生对我没有准确的判断,导致我在痛苦和不理解的苦海中不断挣扎沉浮,在自我放弃和救赎的边缘不断试探。
与其懊悔,不如安心前行
如果你有经历过误诊,你就会明白,误诊带来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
回想起曾经因误诊浪费的时间,我会懊悔;一想到自己能否顺利毕业,我就焦虑;对自己疾病是否能治愈,我也很忐忑——这一切都让我惴惴不安。我甚至开始埋怨自己一直在做无用功,似乎想要时光倒流重新做出选择。
现在的我也时常后悔自己的就医战线拉得过于长,到了马上要毕业的时间节点才开始治疗。
但纵使很焦虑,纵使是自己或他人对精神疾病的无知耽误了自己的治疗进程,但现实问题没有人替你承担,到了该抉择的时候,其他人都会退到一边,看着你独自上战场。
与其反复纠结每一种选择最后的结局如何,给自己徒增焦虑与烦恼。不如安下心来,仔细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对我来说,我是希望能拿到学位顺利毕业的。因为我知道按照自己生病前的状态,自己也是有能力毕业的。而且我很喜欢自己的专业,学业会让我获得成就感并有助于我的康复。
最后,我认为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的是能力,即使没有拿到学位证书,但是能力得到提升后对以后工作还是有益处的。所以在只有50%的可能性能毕业的情况下,我还是下定决心愿意为之一搏。
纵使因为生病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导致最后会有截然不同的结局,但不要轻易放弃。遇到问题就寻找解决这个问题的解法,虽然慢一些,但坚持下去,我们总会找到问题的答案。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无论现在多么糟糕,但要相信人生总是会有奇迹发生。
今日作者
星一
此刻在学业上依然坚持着的学生一枚,对未来有些忐忑。一个热情开朗的i人,喜欢一切抽象的事物。
【征稿】真实疾病故事:
【生病以来,你印象最深刻的1到2件事情】
讲述自己或朋友的真实故事。与疾病相关,话题不限,可以是生病经历、对疾病的思考、康复经验、对人生的思考、对疾病相关的社会现实的思考......相信最真实的,也最有力量。
长期征稿,选用后有稿费+打赏。
(加入公众号)
审校/鑫姐、柴扉、羊羊、杠铃
责编/杠铃
美编/羊羊
图片/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