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为进一步加强典型选树培育工作,推出更多具有影响力和辐射作用的先进典型,激励全警在研究的状态下、在争先的氛围中工作,有力助推公安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新质公安战斗力,吴中分局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培育“星光计划”,挖掘选树一批政治坚定、业务突出、内外公认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并在微警务中开设“星光计划”专栏,集中发布典型风采,大家敬请期待!
褪去“军营绿” 披上“警营蓝”
他将军人的铁血意志熔铸
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
扎根社区十一载
他如老黄牛般默默耕耘
用脚步丈量平安
被群众亲切称呼为“社区定心丸”
下面跟我们一起
欣赏“季度之星”时华超的工作风采~
人物名片
时华超,中共党员,2013年11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任苏州市公安局吴中分局金庭派出所社区民警。工作以来,荣获个人嘉奖2次。
以“细”筑基,化干戈暖民心
“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也是时华超扎根社区的工作准则。他坚持“源头化解+闭环处置”矛盾调解模式,从走访摸排、现场调解到定期回访,形成全链条服务闭环。翻开他的调解档案,每起案件后都附有回访记录:30天内必上门,倾听新诉求,巩固调解成果。一年来,98%的调解协议经得起时间考验,矛盾纠纷复发率降至2%以下。
2024年春耕时节的一场纠纷,让村民见识了这位“田间警察”的细致与智慧。村民老王喷洒农药时因风向突变,误毁邻居老李的半亩菜苗。两人从田间吵到村委会,情绪激动。时华超赶到现场后,用皮尺仔细丈量受损面积,又请农技员评估损失。他从农药使用规范讲到《民法典》侵权条款,从邻里情谊聊到赔偿方案,最终促成双方当场签订和解协议。次日,他上门回访,老李感慨:“时警官连庄稼的‘心病’都能治!”
一年来,他推动社区矛盾化解率同比提升11.3%,获赠锦旗5面。社区干部评价:“他调解矛盾像绣花,针脚密实又暖心。”
以“韧”克难,徒步救于危困
社区民警的职责不仅是调解纠纷,更要在危急时刻冲锋在前。时华超常说:“群众把安全交给我们,关键时候必须站得出、扛得住。”
去年夏天,一场艰辛的救援行动在金庭镇山区上演。一名外地游客驾驶重型机车探险时意外摔倒,且因迷路惊慌失措。警车无法驶入陡峭山路,时华超当即带队徒步上山。
时值酷暑,时华超带着两名辅警在这将近40度的高温天气,步行近一个小时才找到游客。面对重达500斤的机车,他带头协作,和队员一步步转移,汗水浸透的警服紧贴在他背上,在夜幕中艰难前行2个多小时,终于将游客和机车安全送至山下。尽管已经筋疲力尽,但时华超不放心这名游客的安全,还是主动护送游客到达住地,更是再三叮嘱安全知识。次日,这名游客回到了上海后给时华超寄来一面锦旗表示感谢。
这样的团队协作已成常态。2024年,他联动消防、医疗部门成功处置3起火险隐患;针对老旧社区消防通道堵塞问题,带队清理违规堆放杂物13处,推动安全事故率同比下降13.1%。
以“情”连心,记冷暖筑平安
在时华超的办公桌上,一本泛黄的笔记本格外醒目。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孤寡老人用药需求、留守儿童就学难题、残疾人家庭补助进度……他说:“群众的小事,就是警察的大事。”依托“网格走访+数据研判”模式,他精准建立特殊群体帮扶台账,协调解决民生事项6件,推动“警民议事会”每周召开,让问题发现在早、解决在小。
翻开帮扶台账,帮助群众的故事比比皆是:为独居老人安装防跌倒扶手,帮辍学少年联系职业学校,替农民工追回拖欠工资……
数据同样成为治安防控的“晴雨表”。他整合社区监控、网格员上报信息和历史警情数据,划定重点巡逻区域。针对夜间盗窃案多发问题,他建议增设照明设备12处,加强凌晨巡逻频次,推动社区刑事警情同比下降25%,治安警情下降16%。居民李阿姨说:“以前晚上不敢出门,现在看到警灯亮着,心里特别踏实。”
下一期的人物会是谁呢?
敬请期待明天的推送哦
更多的“星光故事”点击下图关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