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潮涌动赣鄱地,万物萌新正当时。在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棠阴镇民主村的羊肚菌种植基地里,一朵朵、一簇簇鲜嫩的羊肚菌从泥土里争相探出头来,挺直乳白色腰杆的“小伞”错落有致地盛开在菌垄上,为青山环抱的民主村奏响“丰收乐章”。


当地村民正在采摘羊肚菌。

走进大棚,温暖潮湿的空气裹挟着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村民们穿梭在菌垄间,小心地将成熟的羊肚菌采摘下来,放入随身携带的竹篮中。

60岁的张大爷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感慨地说:“以前守着几亩薄田,收成不好的时候,一年到头没多少收入。现在在羊肚菌基地干活,不仅能学到种植技术,每个月还能拿到稳定的工资,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

民主村羊肚菌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村集体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

近年来,村“两委”主动出击,按照“党建赋能、联农带农、共同致富”的发展思路,由党支部书记与村“两委”干部共同讨论研究,和驻村干部一起跑项目、定方案、找人才,整合技术、管理、市场方面的优势资源,引进羊肚菌这一高品质、高效益、高价值的蘑菇新品种落地见效,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初步显现,今年羊肚菌产业示范基地1期项目总投入资金180万元,可供150亩大棚种植,育种产能居全县前列,为扩大羊肚菌种植面积提供了技术支撑。

棠阴镇民主村党支部书记廖长贵表示:“由支部引领、村集体带头,利用村内土地资源,搭建大棚,发展羊肚菌种植产业,带动季节性就业岗位10个左右,每人每天收入120-150元。下一步,我们村还将扩大合作,争取打造地域品牌,让羊肚菌成为撑起富民兴村的‘致富伞’。”

如今,民主村羊肚菌种植基地迎来了大丰收,每亩实现20000元/亩产值,扣除成本后将直接获得8000元/亩的净收益。通过“专家+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基地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一年来参与务工的村民多达100余人次,人均增收4000多元。(龚凌雯、邱永清 文/图)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