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提升行政复议与司法审判服务保障引领区高质量发展水平,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月28日上午,“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争议协同化解”工作机制启动仪式暨主题研讨会在浦东国际法律服务园举行。本次活动由浦东新区司法局、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联合主办。
浦东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朱丹,浦东新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黄爱武,浦东新区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妇女联合会副主席王丽蓉等领导出席活动并讲话。浦东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彭志娟,浦东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童凌,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利红,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杨旭等领导和专家出席活动。活动由浦东新区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周建平主持。
朱丹在讲话中指出,浦东法院始终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探索构建涉未成年人权益的“刑民行一体化”司法保护体系。他强调,要坚持多元解纷,促进纠纷前端预防和综合治理。法院要积极主动与复议机关进行资源整合、协同发力,不断探索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案件的矛盾纠纷多元调解新模式。要突出问题导向,借助“穿透式”审判手段,聚焦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中的突出、系统、普遍性问题,促进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犯罪防治。要深化民行衔接,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以高水平司法保护促推“六大保护”贯通融合。
黄爱武在讲话中指出,要通过整合司法审判与行政复议资源,建立涉未成年人行政复议案件与民事审判案件双向沟通、联合研判、联动解纷的机制,实现“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和“民事权益司法救济”双轨并行。他强调,要树立大局意识,主动融入未成年人保护综合治理大格局,在办理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案件中,要多想一层、多跨一步,充分释放司法的人文关怀和政府的民生关切。要凝聚合力,努力构建司法和行政相互配合、复议和诉讼相互衔接的工作格局,擦亮浦东未成年人保护服务品牌。要坚持守正创新,不断贡献更多可复制推广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新方法、新机制。
王丽蓉在讲话中表示,民行交叉争议的复杂性给未成年人权益保障带来诸多挑战。“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争议协同化解”工作机制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之举。她指出,该机制不仅能提升个案效率,更能助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将为全市乃至全国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浦东范式。她表示,新区妇儿工委将和各单位一道共同助推协同化解工作,持续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关爱从救补型向发展型转变,从个体关注向系统治理覆盖。
活动现场,朱丹与黄爱武共同推开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争议协同化解工作机制的“启动大门”。
彭志娟与周建平分别代表浦东法院、浦东新区司法局共同签署《关于推进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争议协同化解的合作框架协议》。
启动仪式结束后,举行“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争议协同化解”主题研讨会。来自华东政法大学、市高院、一中院,区委宣传部、妇儿工委办公室,市公安局浦东分局,区教育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人社局、卫健委等单位的专家和嘉宾,围绕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争议的前端化解以及涉未成年人“三审合一”综合审判改革实质化两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未来,浦东新区司法局将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健全和完善“涉未成年人民行交叉争议协同化解”工作机制,有效整合行政资源与司法资源,推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争议化解的深度融合,为浦东新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的法治力量。
消息来源:浦东新区司法局行政应诉处
法治浦东综合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