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贵阳市生态环境局联动“无废商场”贵阳万象汇举办无废城市“贵”在坚持贵阳市“3.30国际无废日”主题活动。
活动现场,发布了贵阳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情况。据悉,贵阳市围绕工业、农业、建筑业、生活及文化“五个领域”,持续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制度、市场、技术、监管“四大体系”建设任务完成44项,持续推进20项;重点工程建设任务完成32项,持续推进8项;45个建设指标有序推进,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成效满意度达87.46%。
接着公布了首轮无废城市“贵”在坚持全民知识挑战大比拼线上答题活动获奖名单,并现场随机抽取50名幸运挑战者送出“无废城市”纪念品。
为号召市民参与“无废城市”建设,3月18日线上答题活动正式启动,在5个月的闯关挑战周期内,市民每天有一次答题获取积分的机会,按照积分排名,在3.30国际无废日、6.5世界环境日和8.15全国生态环境日三个时间段公布获奖名单,派送“登峰自然大礼包”、“情系山水大礼包”和限量版纪念品。
此外,活动当天还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趣味盎然的竹光妙遇动动音乐会。来自本地的乐队头戴精心设计的动物头套登台表演。她们以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演奏,接连带来多首旋律悠扬的歌曲,现场气氛热烈,高潮迭起。
此次联动“无废商场”举办“国际无废日”主题活动,既传播了环保理念,进一步提高了公众对“无废城市”建设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又为市民提供交流平台,促进绿色消费,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可持续发展。
据贵阳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贵阳市入围国家级“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取得成效。
工业领域
累计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81家,以赤泥、磷石膏为重点推进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完成龙井湾磷石膏渣场生态修复示范项目建设,全市磷石膏综合利用率达81.42%。
农业领域
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建立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示范区51个,建成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基地12个,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1%;新建标准化废旧农膜回收网点12个(含贵安1个),农膜回收率保持在85%以上。建成清镇、乌当农村“五治”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及清镇、修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5%以上。
建筑领域
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及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99%,出台《贵阳贵安城镇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全面修订《贵阳贵安建筑垃圾消纳场近期布局规划优化调整方案》《贵阳贵安建筑垃圾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建成建筑垃圾弃土场及资源化利用处置设施均为11个。
生活领域
建成3000个居民小区垃圾收集点,实现居民小区收集设施全覆盖,投运处理能力5150吨/日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3个,印发《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规划》《贵阳市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试行)》,成功申报国家级废旧家电家具等再生资源回收系统典型城市,建立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文化领域
在各行业领域组织开展“无废贵阳 绿色飞行”“无废城市”亲子嘉年华等系列活动100余次,累计建成“无废工厂”等“无废细胞”635个,累计评选精品“无废细胞”90个,“无废”理念逐步形成。
下一步,贵阳市将持续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围绕地方特色打造“无废城市”建设贵阳样板,为美丽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来源:贵阳生态环境融媒体中心